文|老达子

本文共3885字,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前言

“丞相,若是张将军和马长史尚在,我蜀汉的北伐大业,或许能早日成功吧。”

诸葛亮听闻此言,只是抬头望了望天,叹了一口气。

刘备经过半生的颠沛流离,好不容易积攒了不少的钱粮和兵马,夷陵一战下来便折损十之八九,就连刘备自己也因病死在白帝城,留下了一个尚未解决的烂摊子给诸葛亮



今天老达子就来跟大家聊一下夷陵一战中刘备流失的大将吧~

回顾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的爆发,主要是因为孙权突然袭击荆州,杀了关羽,还单方面撕毁了和刘备的联盟,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衅。

为了给关羽报仇,更为了重新夺回荆州,刘备决定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带领蜀国五万精兵东进,向东吴宣战,这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夷陵之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蜀汉大军,孙权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能打得过,于是他一方面派大军去夷陵阻击刘备,另一方面又派使者去曹魏那边称臣,想要得到魏国的支援,至少能避免同时被蜀汉和曹魏夹击。



曹魏这边,曹丕接受了孙权的称臣请求,并决定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给孙权争取了一点时间喘息。

接下来,刘备军和东吴的陆逊大军在夷陵对峙,而正当刘备军稍显松懈时,陆逊趁机火烧连营,一举打了刘备军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蜀汉军队大败,只能撤退到白帝城~



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下战果吧~

刘备伐吴时,带上了四位蜀中赫赫有名的谋士,分别是黄权、马良、程畿和陈震,这四人在蜀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除了谋士之外,还有4位年轻将领 分别为:冯习、张南、傅彤、沙摩柯。

最后呢,除了黄权投降、陈震活了下来以外,其他六位(马良、程畿、冯习、张南、傅彤、沙摩柯)全部战死。

接下来老达子就选几个人简单介绍下~

黄权:无奈之下的降魏将领

黄权可以说是刘备阵营中被视为庞统接班人的人物,他不仅有出色的谋略,还具备优秀的统帅能力。

说实话,像他这样既能当谋士出奇策,又能亲自带兵打仗的才俊,在三国时代可不常见。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年轻时曾在地方上担任过县官。后来,刘璋当了益州的州牧,任命他做了主簿,参与了不少重要事务。

建安十六年,刘璋考虑请刘备入蜀,一方面对抗张鲁,另一方面也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当时的益州,外有曹操和张鲁的威胁,内则有庞羲、李异等依靠功劳自傲,心怀叵测。

黄权立刻看穿了刘备入川后可能给刘璋带来的巨大危险,于是建议刘璋:“左将军的声望那么高,如果请他来,若以军队接待,他肯定不满意;如果以宾客之礼来接待,那蜀国就只能有一个主了。若刘备顺利进入,表面上看似安稳,但实际是危险的,就像一个装满鸡蛋的篮子,稍有不慎就会摔碎。最好的办法,是封闭国境,等待时机。”



黄权早已看出,刘备入川简直就是把狼引进了家门,反而不利于西川的长期发展。

后来,曹操击败了张鲁,张鲁逃往巴中。黄权便建议刘备:“如果失去汉中,三巴将永无安宁,这等于是切断了蜀国的手臂。”

刘备听从了黄权的建议,任命他为护军,亲自带兵去迎接张鲁。尽管张鲁已经向曹操投降,黄权仍然带领军队击败了杜濩、朴胡,最终打败了夏侯渊,占领了汉中。

这些战果,黄权的谋略功不可没。



夷陵之战前,黄权被安排在江北防守,阻止魏国趁机进攻蜀汉。可是,刘备败北后,陆逊追击刘备至巫县,直接断了黄权返回蜀地的路。眼看无路可走,黄权只能选择投降魏国。

以上种种都可以看出,黄权的战略眼光有多么敏锐,更重要的是,黄权的性格与刘备的季汉政权特别契合。

所以在夷陵之战后失去黄权,刘备政权真的是损失惨重,尤其是后续诸葛亮北伐时,黄权的缺席让整个战略运作变得更加艰难。

黄权的谥号是“景”,根据《谥法解》中的定义,“景”是上等的谥号,代表着有德行和远见。

“景”的含义可以解释为:通过正义来成就伟大,通过深思熟虑来解决问题,秉持刚正不阿的行为,德行让人仰望。



所有这些特点,都非常契合黄权一生的行事风格,他忠心辅佐主公,深思熟虑且善于策划。

马良:悲情谋士

马良是“马氏五常”中的代表人物,出身荆州襄阳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书香世家,他和他的四个兄弟都因才华横溢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广为人知。

乡亲们常说他们兄弟五个:“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其中,“白眉”其实是因为马良的眉毛中有几根白毛,所以大家用这个名字来称呼他。



刘备在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特地请他担任州从事。后来,刘备带领军队进军西川,诸葛亮也随之去了益州。马良留在荆州,他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听说雒城已经被攻占,真是苍天垂青,看来这是天意在指引我们。现在正是顺天而为、辅佐明君重振汉朝的好时机。变革要讲究方法,做事要有远见,选拔人才也要有眼光,眼下正是关键时刻。若能推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拥护,那将为国家带来安定和繁荣。如果能改变陋习,树立起崇高的道德风尚,一切就像伯牙、师旷那样,和谐而优雅,我虽然不是钟子期,但怎能不跟着一起参与这场伟大的乐章呢?”

刘备也看中了马良的才干,将他任命为左将军府的官员。



后来,马良前往东吴担任外交使节,出发前他对诸葛亮说:“今天,我奉命前去希望能促进两国关系的和睦。您能不能帮我向孙权将军介绍一下我的情况?”诸葛亮回应道:“那就请你自己草拟一封信吧。”

于是,马良写了一封信,内容大意是:“本国君主特派马良来访,希望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他是位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官员,曾在荆楚任职,虽然缺少机智的辩才,但为人稳重、踏实。希望孙权将军能够接纳,助我完成使命。”

孙权收到信后,对马良表示了极大的尊重。



刘备称帝后,马良被任命为侍中。在刘备征讨东吴时,他派马良前往武陵,安抚五溪地区的蛮夷,获得了蛮夷首领的支持,并按刘备的意图做事。

可惜,刘备后来在夷陵之战中败北,马良也在这场战乱中遇害。马良的儿子马秉继承了父亲的官职,担任了骑都尉。

傅彤:战至最后一刻的忠勇将军

傅彤(肜)是义阳人,和魏延,邓芝,邓艾算老乡,正史记载特别少,但是根据籍贯联想一下,可能是新野时期进的刘备军,也有可能跟着魏延投靠刘备了。



傅肜和魏延是同乡,刘备在荆州时广招贤才,傅肜也因此投奔刘备,投身到蜀汉的事业中。在益州的战斗中,傅肜屡立战功,逐渐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

公元219年,东吴吕蒙发动“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不幸败亡。这一噩耗传来,刘备勃然大怒,经过两年的筹备,他亲自率领8万大军准备向东吴复仇。

这次出征,刘备没有带上平时的军师诸葛亮,也没有带赵云,而是任命了冯习为总督,张南为先锋,傅肜等人为别督。

所谓“别督”,就是偏军的主帅,也就是说,傅肜他们负责带领自己的部队,配合主力作战。



这场战役对蜀军来说十分艰难。深入东吴的蜀军面临严重的补给问题,刘备便命吴班在平地上扎营作为诱饵,想引诱东吴出击。可是陆逊却冷静果断,坚守不出。

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最终陆逊抓住了刘备的一个失误,发动了火烧连营的战术。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中军被迫向西突围,退守马鞍山。

不久,东吴的陆逊大军围攻马鞍山。眼看局势越来越危急,刘备只得决定撤往白帝城。而为了拖延时间,让刘备顺利脱身,傅肜在危急时刻毅然担起断后的重任。

尽管主公刘备已经安全撤离,但傅肜带领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吴军十面埋伏,傅肜依然拼死抵抗,怒斥吴军:“我宁死,也不做吴狗俘虏!”



傅肜奋力断后,最终保证了刘备的安全撤退。刘备深感傅肜的忠诚与英勇,回到白帝城后,特别优待傅肜的儿子傅佥,将他任命为左中郎将。

这一职务是专门负责皇宫禁军的首领,足见刘备对傅佥的极高信任和对傅肜忠诚的深深敬意。

沙摩柯:少数民族的悍将

沙摩柯是五溪蛮部的首领,在刘备攻打吴国的过程中,刘备曾答应给予他丰厚的赏赐,劝说他出兵帮忙。

可是刘备在夷陵战败后,自己也在乱军中死去,后来毛宗岗评价沙摩柯说他是“番将能为汉死节,死为汉之忠臣”。



其实,历史上关于沙摩柯的记载并不多。确实,刘备在夷陵之战时确实有蛮夷军的帮助,而且在战败时,沙摩柯也死于战场。

不过,关于他在这场战役中的具体表现,或者是怎么战死的,史料上并没有详细说明。至于小说里那些情节,基本上是作者根据史料中零星的信息,进行的创作和演绎。

唯一提到沙摩柯名字的史料,是《三国志·陆逊传》中的一句话:“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资治通鉴》也照搬了这段话,看来《陆逊传》是最早的出处。



那蜀军中为何有蛮夷军参战呢?《陆逊传》里说是刘备用重金和官职诱使沙摩柯出兵的。由此可见,五溪蛮部是应刘备的招募才参与的。

现有的记载只能证明,在夷陵之战中,五溪蛮确实派兵参与,并且沙摩柯在战斗中阵亡。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其他细节,完全是后人杜撰的。

例如,《三国演义》中这样描写蛮兵:“正遇一彪蛮兵,人皆被发跣足,皆使弓弩长枪,搪牌刀斧;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



按照这段描述,蛮兵是散着头发,赤脚行军,装备有弓弩、长枪、盾牌和刀斧,而沙摩柯则被描绘成面色通红,眼睛绿得发亮,手持一种类似铁蒺藜的长柄狼牙棒和弓箭。从这个形象来看,我们可以大概想象出他英勇的样子。

但这种外貌描写,和史料中对五溪蛮的实际描述是否一致呢?恐怕很难说,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这么详细的描述。

另外,小说里说他射杀了甘宁,但实际上,史书上并没有提到甘宁参与过夷陵之战,也没有写他是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而且,小说里还说沙摩柯是被周泰杀的,可是史料里根本没有说周泰参加了夷陵之战。



所以,这些内容其实都是小说家的创作和加工,不能当真。

老达子说

夷陵之战是一场改写三国格局的战役,刘备不仅失去了复仇的希望,还让蜀汉遭遇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果傅彤未死、黄权未降、马良和冯习等人能够幸存,或许诸葛亮的北伐能有更多胜算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