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等15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县城新建住宅应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最高不超过18层。

国家为啥不让县城盖高层住宅?


首先是消防云梯举升高度的限制。

高层住宅最大的问题在于救援难度大,在遇到火灾、地震等情况下,消防云梯如果够不到,那救援难度就非常大,甚至无法即时救援。

大部分县城的消防云梯为50米级,一般住宅层高约为3米,这种消防云梯救援高度也就达到17层楼左右。

相比之下,上海的消防云梯举升高度可以达到90米,约为30-35层高,救援能力更强一些。


其次是人口密度的控制。

高层住宅第二个隐患是人口密集,空间狭小,无论是水火燃气等方面的隐患,还是传染病的蔓延,概率都高得多。

不光如此,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大量配套的设施为依靠。


以北京的天通苑小区为例,是国内最大的小区之一,里面高层住宅林立,分为天通苑、天通东苑、天通西苑、天通北苑、天通中苑五部分组成,住户将近70万人。


为了解决出行问题,光是小区内部和周边的地铁站就有天通苑站、天通苑南站和天通苑北站,天通苑东站正在建设之中。

且不说人口有没有这么多,类似情况放到县城,可没有如此财力建设地铁,而且政策上也未必能够过审。


三是烂尾风险高。

高层住宅的建设成本,相比于低层住宅,打夯、地基结构、主体结构、外部门窗等要求,要严格得多,自然成本也成倍数增长,对开发商的实力要求较高。


在县城中,建造高层住宅的主要是本地的小开发商,他们的资金管理能力和风控意识相对较弱。

尤其是之前几年,县城高层住宅烂尾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权益,也对县城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不符合国家“保交楼”的政策。


四是土地资源利用不足。

相比于大城市的寸土寸金,县城通常拥有相对充裕的土地资源,人口基数较低,甚至很多县城出现了人口严重外流的情况。

因此对住宅需求量小,没有必要通过建造高层住宅来节约土地。如果过度开发高层住宅,将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五是维护成本高。

目前国家倡导的是绿色环保,低碳节约,高层住宅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电梯和二次供水等设施的维护。

对于县城来说,这些额外的成本将成为财政负担。


六是百姓购房需求的变化。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需求更加注重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高层住宅容积率高、日常维修成本高成为需求短板。

相比之下,百姓更愿意选择低密度、高品质的住宅项目。

以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