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虹姗 编辑/赵乾坤)
日前,国际旅游行业媒体《旅行与旅游世界》(Travel And Tour World )报道称,由于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以今年中国的春节庆祝活动尤为重要。
报道提到,随着春节庆祝活动逐渐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推动力,国际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欣赏不断提升,这将有助于中国各地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尤其是那些寻求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游客。特别是一些因其独特风俗而著称的乡村地区,将从这一全球曝光中受益。此外,全球华人社区举办的本地庆祝活动,也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亲身参与这些充满活力和文化氛围的庆祝盛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2月12日,随着北京的狮舞、浙江的龙舞、福建的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和陕西的老庙老鼓汇聚北京中轴线之上,"京彩中轴线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元宵节的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
这是北京中轴线与春节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新春庆典,由北京市文旅局联合多部门打造的系列文化活动。活动以中轴线为舞台,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
观察者网在现场发现:上午8时15分,北顶娘娘庙前锣鼓震天,五只白纸坊太狮在第七代传承人杨敬伟的引领下率先登场。四黄一黑的狮阵以"单团式"腾跃开场,国家级非遗传承团队将"跳、翻、腾、跃"等绝技融入"对头"等经典套路,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这支始自清光绪年间的狮舞,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元宵节焕发新姿,与来自浙江的浦江板凳龙、福建连城姑田游大龙及陕西老庙老鼓组成非遗方阵,沿中轴线北段展开千米巡游。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春节主题展"用数字技术再现从腊八到元宵的完整年俗图谱。
据观察者网了解,从除夕到元宵节,北京中轴线及延长线周边非遗传承推广活动接连不断。大年初一到初七,厂甸庙会打造“文市”主题庙会,使用“岁朝清供图”进行街景布置,推出“宣南往士”沉浸式演出;北京坊举办新春坊会,与非遗老字号及新生网红品牌联合举办了坊会市集系列活动,街区则设置 12款具有大栅栏文化特色的古风宫灯,营造节日氛围。
有游客告诉观察者网,大年初一至初五,北京东岳庙庙会上的舞狮主题演出是他和亲友最喜欢的项目,很受过往游人关注。还有东城区文化馆新春游乐会、什刹海冰雪嘉年华、宣南博物馆荣宝斋非遗木版水印特展、新春魔术嘉年华等各类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游客的积极参与。
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观察者网,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非遗保护传承迎来一个崭新的起点。
"京彩中轴线 非遗过大年"活动现场北京市文旅局
他还表示,北京将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继续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力度,通过“非遗+”和“+非遗”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利用方式,培育更多具有首都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让非遗在传统节庆中焕发新活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