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狮舞、浙江的龙舞、福建的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连城姑田游大龙)、陕西的老庙老鼓……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来自大江南北的非遗演出汇聚在北京中轴线,为市民游客带来喜庆热闹的演出,让游客感受浓浓的非遗年味儿。


早上八点,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至鸟巢南广场一带锣鼓喧天。8:15,非遗展演巡游活动在北顶娘娘庙前正式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来自北京的白纸坊太狮演出队伍,四黄一黑五只太狮同时出场,凶猛粗犷、形神兼备,在热烈的锣鼓声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纸坊太狮团队在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杨敬伟的带领下,依次表演了"小三样""长五相""单团式""对头"等绝活儿,将新、奇、险、特、跳、翻、腾、跃,贯穿于太狮表演之中,使狮舞的观赏性大增。


随后,陕西老庙老鼓表演队、浙江浦江板凳龙表演队等依次上场,各队伍在北顶娘娘庙前演出结束后,开始从北顶娘娘庙至景观大道行进展演,表演团队根据顺序列队边展演边行进,一路引来掌声和喝彩声不断。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过年——春节主题展"正在展出,从腊八节、小年、除夕、春节,到元宵节,各种过年习俗犹如一幅长卷徐徐展开,艺术化呈现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还可以写福字、玩翻花儿、购非遗好物……让观众无论来自哪里,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乡的年味儿。


春节期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2月11日至12日(正月十四、十五)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上,狮舞(白纸坊太狮)、山西左权小花戏、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陕西老庙老鼓等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展演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大饱眼福。


从除夕到元宵节,北京中轴线及延长线周边开展了多项非遗传承推广活动,如大年初一到初七,厂甸庙会打造"文市"主题庙会,使用"岁朝清供图"进行街景布置,推出"宣南往士"沉浸式演出,北京坊举办新春坊会,与非遗老字号及新生网红品牌联合举办了坊会市集系列活动,街区设置 12款具有大栅栏文化特色的古风宫灯,营造节日氛围。大年初一至初五,北京东岳庙庙会上的舞狮主题演出、东城区文化馆的新春游乐会……什刹海冰雪嘉年华、宣南博物馆荣宝斋非遗木版水印特展、"万象朝阳 探花北顶"新春魔术嘉年华等各类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游客的积极参与。


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非遗保护传承迎来一个崭新的起点。北京将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继续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力度,通过"非遗+"和"+非遗"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利用方式,培育更多具有首都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让非遗在传统节庆中焕发新活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刘忠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