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4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环球时报庆祝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特刊海报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节日,终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世界的认可。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纽带,连接着全球华人的情感与记忆。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春节的喜庆氛围正在跨越国界,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

中华文明的活态传承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扎根于中国人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社会深刻认知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习俗礼仪、技艺与知识。从腊月祭灶拉开春节序幕,到除夕阖家团圆的年夜饭、通宵达旦的守岁,从辞旧迎新到祈福纳祥,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赏花灯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 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特刊

贴春联时,墨香与红纸交织,一句句对仗工整的吉祥话,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放鞭炮时,噼里啪啦的声响驱散阴霾,象征着驱邪避灾,迎接全新的开始;一家人围坐包饺子,那饱满的馅料、圆润的形状,寓意着团圆和吉祥;花灯亮起,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精湛的传统手工艺令人拍案叫绝。这些习俗历经岁月沉淀,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一系列活动令人瞩目。1月25日晚,2025年“欢乐春节”全球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 五洲同欢”演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启动仪式上,各界嘉宾共同为醒狮点睛,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埃及、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艺术家联袂表演了《新岁华章》、《祝福》等节目,充分展示春节文化元素,营造了团圆幸福、祥和美好、五洲同欢的热烈氛围。“欢乐春节”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25年。1月28日,环球时报为配合“欢乐春节”活动,也同步在多个中英文新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向全球推出了“欢乐春节——来自春节的问候”主题的春节申遗成功宣传片《春灯万盏中国年》,通过视频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中国春节优秀的文化风俗,向全球成功推广中国首个非遗春节,该片也得到了同样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中国著名白酒品牌剑南春的大力支持,成为环球时报“春节申遗成功贺岁片全球推广伙伴”,为首个非遗春节的推广贡献民族品牌的力量,并通过春节精彩内容点燃了万千海内外游子的乡土与家国情怀。影片深情描绘个人、家庭与国家之间的情感纽带,生动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赢得国内外网友广泛赞誉。



“欢乐春节——来自春节的问候”春节申遗成功宣传片《春灯万盏中国年》

值得关注的是,非遗春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来到中国过春节。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带动下,入境游成为春节市场一大亮点。旅游网站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China Travel”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掀起热潮。不少外国人开始学习贴春联、挂灯笼、发红包等中国春节传统习俗。德国小哥自学写春联,丹麦网友晒出自己包的饺子,还有外国网友学习掌勺年夜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春节文化的喜爱与认同。

从中国节日到世界庆典

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文化的传播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文化输出,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据统计,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节庆庙会、舞龙舞狮、花车巡游、汉服体验、点亮中国红、“行走的年夜饭”等春节庆祝活动,春节在世界范围内“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年正在成为“世界年”。

2025年1月11日,一个特别的夜晚,迪拜可口可乐大剧场的夜空中闪烁着中国红的璀璨光辉。第十一届阿联酋华侨华人春节联欢晚会在这里盛大举行,主题为“岁月如歌”,吸引了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欧渤芊等众多嘉宾和大约8000位华侨华人代表共同庆祝春节,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而祥和。在迪拜生活的华侨华人,能够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春节这个富有传统意义的节日,显得尤为珍贵。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亲情与友情的延续。



2025阿联酋华侨华人第十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春节期间,英国伦敦街头也热闹非凡,民众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只为围观那充满东方韵味的舞龙舞狮表演。巨龙在舞龙人的手中灵动飞舞,每一个翻腾、每一次摆尾都引得人群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欢呼。巡游花车缓缓驶过,精美的装饰、独特的造型,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一展现,牢牢吸引着英国人的目光。更令人惊喜的是,潮汕英歌也远渡重洋来到伦敦炸街,舞者们刚劲有力的步伐、热情奔放的舞姿,将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伦敦的街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有趣的是,在伦敦的街头巷尾,一种在中国常见的小玩意儿——摔炮,也悄然流行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将摔炮扔在地上,“噼里啪啦” 的声响此起彼伏,为春节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息,也让英国民众体验到了中国春节独特的趣味。

在德国的街头,同样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氛围。舞龙舞狮队伍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德国民众纷纷走出家门,好奇又兴奋地围观着这来自东方的独特表演。孩子们跟在队伍后面欢笑奔跑,大人们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热闹场景。



国外街头春节传统舞狮活动

在加拿大温哥华,春节游行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早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盛事。每年春节,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共同参与这场盛大的庆祝活动。身着传统服饰的华人队伍走在前列,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表演精彩纷呈,各族裔的人们也纷纷加入,他们或是穿着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或是拿着自制的红灯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共同庆祝这个充满希望与团圆的节日。

意大利米兰的和平门广场,“喜迎新春 舞龙舞狮”大联欢活动掀起了一场文化盛宴。瑞福铜鼓的雄浑、传统戏曲的婉转悠扬,让观众陶醉不已;奥地利维也纳世界博物馆的春节庆祝活动,也是热闹非凡,腰鼓的铿锵、秧歌的欢快,如同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奏响了中奥友谊的新篇章。观众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亲手写春联、贴福字,体验一把中国传统年俗的乐趣;

在澳大利亚,达令港的春节龙舟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海面上龙舟竞渡,岸上锣鼓喧天……

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节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春节已经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世界同庆中国年,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更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从春节申遗到全球共鸣

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受到世界广泛认可,春节申遗成功只是一个缩影。一方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如儒家的 “仁爱”、道家的 “顺应自然” 等,这些思想智慧能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和有益借鉴。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为中国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中国在讲述故事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表达形式不断创新,无论是游戏、电影还是传统节日文化,都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2024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用现代科技手段重新诠释经典,在全球游戏市场掀起中国风潮;2025年春节档,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也是进入全球十亿美元票房俱乐部首部非好莱坞影片,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TCL中国剧院举办海外首映礼时,现场反响热烈,海外观众不仅对影片的精良制作赞不绝口,更因影片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而感动。

春节申遗成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航道。从春节的全球传播到中国文化IP的成功,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到现代艺术的创新,中国文化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 2025年春节专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