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乙巳蛇年元宵佳节,孔子博物馆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举办了一系列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体验的元宵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感受历史与节日的交融。
多元展演:艺术与民俗的交融
万物回春,乐动元宵。欢乐的节日少不了音乐的旋律,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携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团体等,为观众带来民乐合奏、山东梆子、古琴、古筝、板胡、舞蹈等节目,节奏欢快的《金蛇狂舞》、古韵悠扬的《青玉案》、明快爽朗的《卖汤圆》……丰富的节目类型与精彩的演出内容,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
在黄河大集上,饱含民俗文化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纷纷亮相,将传统技艺、传统美食等文化元素直观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让人目不暇接,手工匠人们的示范教学也让人跃跃欲试。观众们停下脚步,听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鲁班传说,学习拓片制作技艺,亲手做一枝大庄绢花,看着面塑、翻纸花又回忆起童年的味道。
研学实践:多彩社教闹元宵
蛇舞元宵,“孔博亲子游园会”正热闹进行。社教老师带领亲子家庭走进《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孩子们带着研学任务卡化身寻宝小能手,寻找与元宵节相关的文物线索,并从中学习传统民俗知识。完成任务后,社教老师带领孩子们参加猜灯谜、体验射箭、绘制花灯、摇元宵等互动游戏,传统文化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扎根。
在孔子课堂,社教老师依托馆藏掐丝珐琅荷花吊灯等文物,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双语版的社教课,生动地讲述了元宵节的历史与习俗,学生们亲手制作花灯,并用英语分享了对元宵节的热爱。在“巧手塑面盏·灯火映团圆”活动中,社教老师指导大家揉面、塑形,将面团巧妙地塑造成寄托美好愿望的面灯,诉说着大家对未来美好收获的期盼。
元宵佳节,曲阜地区有点萝卜灯的习俗。在“灯影雕春——元宵节创意萝卜灯雕刻比赛”现场,社教老师讲解了萝卜灯的历史与制作方法,观众们拿起工具,在萝卜上雕刻生肖、文物、诗词等图样,寄托美好的祝福。现场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博物馆内展示,供观众欣赏。同时,还有观众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孔子课堂”馆校共建学校投递自己的萝卜灯作品,参与到民俗文化传承中,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活力。
元宵灯火映天红,满城笙歌乐融融。孔子博物馆将继续深挖文化内涵,举办更多优质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孟一 通讯员 孔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