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 李木易)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刚过了中午,大兴区榆垡镇西麻各庄村就传来锣鼓声响,循声走进村庄,越靠近村委会越是人头攒动。当天下午,“福满京城、春贺神州”榆垡镇2025年新春传统花会展示系列活动正在举行。吵子会、高跷会,非遗表演队伍轮番登场,引得现场阵阵喝彩。


正月十五当日,来自南各庄村的文吵子走在巡游队伍的最前面。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元宵节当日,南各庄村的文吵子打头阵,镲、钹、底鼓的声响一起,便聚集了不少人的目光。紧接着,后面的腰鼓队、舞龙队、高跷队一个接一个地亮相,把热闹欢腾的氛围渲染开来。

记者留意到,特别是在高跷队中,表演者多为青少年。今年10岁的小彤语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脸上画着厚重的脸谱式妆容,头上顶着繁复的发饰。小雨彤告诉记者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高跷技艺已有两年时间,“就是觉得好玩,而且表演节目的时候也特别热闹。”10岁的小姑娘身高还不到一米四,但一旦穿上五六十厘米的高跷,孩子们就都成为了巡游队伍里的“小巨人”,他们跟着鼓点走动、跳跃,展示各种绝活技艺,一旁观看的大人也连连拍手叫好。

记者了解到本次文化活动自正月初八开启,截至正月十五当天才落下帷幕。活动以传统民俗表演为特色,已累计引流超2万人次。活动期间,还有榆垡镇太子务村武吵子、高跷会、舞龙舞狮、小车会、腰鼓、威风锣鼓等十余支非遗队伍登场展示,10场沉浸式展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特别是太子务村的武吵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吵子分文武,相比于文吵子的相对静态,武吵子将武术与舞蹈完美融合,节奏明快,刚劲有力,更有力量感。热闹非凡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乡村带来了人气。游客的到来直接带动了周边餐饮、农特产品的销售,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踩高跷的小演员们向观众展示技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大兴区榆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和财气,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榆垡镇将继续挖掘和传承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为引领,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