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张云 通讯员 田廷江)2月12日,宿迁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大厅迎来了节后办证高峰,为确保群众能够快速办证,宿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李梅正带领三位辅警在窗口全情为群众服务。
询问出境事由、耐心提醒、核实证件、在系统核查......在李梅这里,每一次办证都一气呵成。“我是这个岗位上的‘老人’了,对业务相对比较熟。”李梅笑着说。
24年前,李梅通过社会招考进入公安民警队伍,刚入警就被分配到出入境窗口。在这方寸窗口,她一干就是24年,成为了出入境窗口的“业务专家”。
“相较于以前办证,现在我们多了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反诈。”工作之余,李梅和记者聊起了她在出入境窗口工作的经历。
去年4月,一位年轻人递上身份证要求办理护照,称近期要前往缅甸务工,准备赚大钱。在办证实质性审查环节,李梅发现他神情越来越慌张,回答问题前后不一,疑似被骗出境参加“电诈”。李梅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最终,这名年轻人放弃出境,并对李梅表达了感谢。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境外诈骗窝点针对国内人员实施诈骗,无论是诈骗窝点还是上下游链条,都需要大量境内人手,特别是一些年轻人,那时我就觉得出入境窗口应从创新机制入手,得当好‘守门员’。”李梅说。
随后,宿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全力配合反诈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由出入境部门参与的信息通报协同审查机制,李梅主动带头,组建出入境反诈核查专班,每天加班加点做反诈信息核实录入工作,从未叫苦叫累。
“曾在一个星期里,我发现7名疑似涉诈人员申请出境,都被我成功劝阻。”李梅自豪地说,“因为宿迁公安信息通报协同审查机制高效常态运转,带来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我们的有效劝阻率为全省最高。”
对于正常办理出境业务人员,李梅还逐人进行反诈宣传教育,告知从事诈骗犯罪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签订到境外不从事电诈承诺书,降低出境人员在境外被诱从事诈骗犯罪活动风险。
“你不要哭,碰到什么难事,请跟我说说。”去年七月的一天,细心的李梅发现一名女子蹲在出入境大厅的角落里哭泣。李梅赶紧上前询问,原来这名女子的家人在国外发生车祸,情况十分严重。因担心护照不能及时办理,一时心急就哭了起来。李梅一边劝说该女子,一边向省公安厅相关部门报告情况,申请特急办理,以最快速度解决了该女子的护照问题。
有一年暑假,出境旅游异常火爆。当时,申请旅游的大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他们的申请材料中,总会出现遗漏情况而无法顺利办理。为此,李梅利用下班休息时间,主动上门为旅行社进行专题培训。最终,市区十余家旅行社30多名员工熟练掌握出境旅游的材料初步审核知识。
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去就能找到好办法。“后来,通过旅行社的初步审核,再到出入境部门统一组织申请,一次性申请成功率比之前提高了70%。”李梅为自己给群众解决小“问题”感慨不已。
作为在窗口工作了24年的“老同志”,李梅深知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过硬技能的重要性。这些年,她不间断学习业务知识,对窗口的难点难题,分门别类地记录着遇到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编发具有可操作性的业务工作规范,为全市窗口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