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正在掀开中国全民智驾时代。
但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余承东了。
余承东在微博上发文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但上网就需5G!”
啥意思呢?就是在暗示,比亚迪智驾技术不如华为,同时呢,拔高华为智驾的品牌高度。我们不得不承认,华为确实是中国第一家,靠智驾技术打开市场的公司。并且,华为智驾只打高端局,没有20万以下的车型。随着尊界S800的推出,华为智驾还在越卖越贵了。
华为智驾虽好,但大部分消费者都买不起。可降成本,恰恰就是比亚迪所擅长的核心领域了。比亚迪一上来,就放了个大招:“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直接全系标配,囊括6.98万元起的海鸥。这就刷新了中国智驾的超低门槛。
那为什么华为智驾那么贵,而比亚迪智驾却可以搭载到10万级以下车型呢?开启全民智驾时代的,为什么是比亚迪?关键就在于两大原因:
一是,规模。智驾系统的核心成本,在于算法。可算法成本是固定的,它就跟软件一样。你卖得越多,装车越多,成本就越低,价格就越便宜。比如,某公司研发一套智驾系统,每年研发成本是30亿。一年的装车量为10万辆,要打回成本,每套系统就要卖3万块。
但装车量上升到20万辆时,每套系统只要卖1.5万元,就能回本了。那如果上升到400万辆呢?每套系统的成本均摊下来,就只有750块钱了。这时候,只要单套售价1000块,每卖出去一套,就能赚250元,400万套,利润总和就高达10个亿了!
那谁能卖到400万辆呢?恰恰就是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大的新能源车企,2024年,比亚迪就狂卖了427万辆。要知道,这里面是有没有一辆油车的。别看吉利、奇瑞、长安,年度销量也突破了200万辆。但这三大车企,新能源销量均不超过100万辆,只有数十万辆而已。当前,油车是没有办法搭载智驾系统的,也就无法均摊智驾系统的研发成本。
全球能够把新能源汽车卖到400万辆以上的,只有比亚迪。因此,在智驾系统批量装车上,比亚迪拥有绝对的天然优势。也只有比亚迪,能把单套智驾系统,打到千元级的成本。
为什么华为智驾成本降不下来?因为它的销量太低了。
二是,配置相对比较低。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搞了三个版本,我们暂时对它命名为“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以及“天神之眼C”。这三个版本,性能是完全不同的。
入门版的“天神之眼C”,采取的是纯视觉方案,没有激光雷达,配置两个广角摄像头,一个长焦摄像头以及四个环视摄像头,还有5个毫米波雷达,4个超声波雷达。因为它的配置比较低,没有城市领航功能,支持高速领航,主打的就是价格便宜。20万以下车型,基本都是搭载“天神之眼C”。
20万以上的车型则是主要搭载“天眼之神B”,它增加了1颗或者2颗激光雷达,采取激光雷达与摄像头的组合方案。这也是高端智驾车型的主流技术方案。像华为智驾、理想智驾、蔚来智驾等,都搭载了激光雷达。“天神之眼B”主要就是配置腾势品牌和比亚迪汉、唐等中高端车型了。
“天神之眼A”是比亚迪旗下的最强智驾系统。这套系统就不是比亚迪自研的了,而是比亚迪联合魔门塔一起研发的。它将搭载于“仰望”车型。很多人都知道华为智驾,却不知道魔门塔智驾。实际上,魔门塔才是中国智驾的超级头部公司。它独占中国城市NOA系统60%的市场,像比亚迪、上汽、通用、丰田、奔驰等头部车企,全部都被魔门塔所拿下。
2021年,比亚迪就与魔门塔联合成立了“迪派智行”,共同打造高阶智驾系统。
在这三个版本里,市场穿透力最强的就是入门版的“天神之眼C”了。这是比亚迪的“核弹”级大招。因为在中高端车型中,中国不缺智驾,华为,小鹏、蔚来、理想以及长城等,都打造了自己的智驾系统。没有自主研发智驾系统的大车企,也都引入魔门塔了。唯独“天神之眼C”,击穿了整个20万以下的主流汽车市场。这个市场,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80%!
可以说,谁占领了入门级智驾,谁就能称霸中国智驾市场。
华为智驾主打高端局,而比亚迪智驾,则是掀开了中国全民智驾的新时代。二者路线不同,消费群体也不同,余承东大可不必刻意贬低友商,来抬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