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康勇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2月11日晚,四川广元旺苍木门烧火龙表演精彩上演,只见舞龙队赤膊上阵,步伐矫健地走上街头,在龙珠的引领下,一条条火龙腾空而起,36米长火龙在人海中翻腾。

烧火龙,寓意着驱邪避害、保佑平安和五谷丰登,同时也传承着旺苍县悠久的民俗文化。

伴随着激越的鼓点和人们的欢呼,数十名壮士赤膊上阵,舞动龙身,摆弄龙尾,沿着街道来回穿梭,蜿蜒翻腾。

旺苍木门火龙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共九节,每节长4米。龙身外披着的“龙皮”是用长达36米的纯棉布制作而成。在玉龙广场,居民们纷纷拿出烟花喷向火龙,焰火瞬间化作漫天金花,与舞动的火龙交相辉映,场面蔚为壮观。


现场观众无不被这精彩的表演所震撼,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兴奋地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耍火龙,今天来到现场,亲身感受到了这种震撼,真的太精彩了,旺苍木门火龙名不虚传。”

“烧火龙是我们这儿的一个传统习俗,每年都要举行这个活动,焰火烧得越旺,证明来年我们的事业越旺。”旺苍县木门火龙传承人何智介绍说,木门火龙文化底蕴丰富,表演程序分为扎龙、开光、烧火龙、倒龙四大步骤。

据了解,烧火龙,从开光仪式结束到烧火龙中间有14天,在这段时间里,会在集镇上举行游行仪式,俗称“出龙”。每到正月十五游行时,现场气氛更是达到高潮,人们纷纷上前哄抢火龙的饰物或部件,希望借此沾染福气。


倒龙仪式则在河边举行,摆香案、敬鸡血,主持人会在锣鼓声中祝龙一路走好,点燃鞭炮,把龙灯放在一堆用火点燃,烧掉晦气,期盼来年万事顺昌,大吉大利。

作为旺苍县保留较为完整的群众性民俗活动之一,木门火龙文化,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生动展现了古蜀文化的独特风采,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旺苍的本土民俗风情与深厚乡土文化,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