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的剧变中,东风本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东风集团近期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25年1月,东风本田的累计销售量为19971辆,同比下滑69.3%。在此之前,东风本田已连续四年下滑,作为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叱咤风云参数图片)的老牌合资企业,东风本田的市场优势逐渐消失。


  销量大幅跳水的背后,隐藏着多重复杂因素。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转变和消费者偏好的迁移,东风本田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市场份额正被逐步蚕食。另一方面,东风本田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步伐显得相对迟缓,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快节奏。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对东风本田的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构成了巨大冲击。

  销量连续下滑,主力车型失守

  根据东风集团产销快报的统计数据,东风本田在2020—2024年的累计销量分别为850307辆、761879辆、661277辆、604800辆以及428428辆,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年度累计销量连续四年下滑的情况下,其在2024年的累计销量已经下跌至高峰时期的50%左右,市场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


  整体销量下滑的同时,东风本田旗下CR-V、XR-V、思域艾力绅等曾经长期在细分市场占据销量榜单的主力车型均面临市场挑战。CR-V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被竞品不断蚕食,新能源和智能化配置的更新更是滞后于市场需求;XR-V则遭受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双重夹击,设计、配置和性价比优势不再明显;思域虽历经多次改款,但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型的普及冲击下,其传统优势已荡然无存;艾力绅作为家用MPV的代表,其市场吸引力也被新兴的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新能源车型所超越。

  面对市场变革,东风本田推出e:NS1与猎光e:NS2两款纯电车型,但这两款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却不尽如人意。综合市场形势和产品实力来看,e:NS1续航表现平平,智能化程度不足,加之价格定位偏高,难以吸引消费者目光;猎光e:NS2则在外观设计上缺乏吸引力,配置和硬件参数不具优势,动力和续航表现一般,市场定位模糊,且营销策略未能深入人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两款车型均未能展现出足够的差异化优势,销量自然难言理想。


  长期以来,本田车型以高效节能的发动机技术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著称于世。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的当下,这种传统优势变得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随着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东风本田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传统的价格和技术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对于注重性价比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无疑更具吸引力。

  产品召回频发,用户口碑下降

  整体销量持续销量的同时,东风本田的产品口碑也呈现出下滑趋势。作为东风本田的主力车型,CR-V和思域频繁遭到车主的投诉。有车主反映,思域的车机系统存在卡顿现象,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此外,还有车主投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异响,给驾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车主的利益,也对东风本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召回信息,自2025年2月28日起,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召回856303辆2021年5月20日至2024年9月23日期间生产的HR-V、思域、CR-V以及1473辆在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8月2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TYPE-R。此次召回的原因是转向机内部蜗杆弹簧预压力设置过高,可能导致车辆转向操作力增大,增加了行车安全风险。这一召回事件无疑让消费者对东风本田的产品质量产生了更大的质疑和担忧。


  在过去,本田一直以 “买发动机送车” 的段子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发动机技术优秀的印象。但如今,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浪潮下,仅仅依靠发动机技术已经难以在市场上立足。而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更是让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当下,东风本田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销量下滑和产品口碑问题,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那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东风本田很可能会被进一步边缘化。如何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份额,将是东风本田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