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事关重大,必须要严谨!
最近,关于集采药药效不佳的事情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1月20日,上海郑民华主任发声:降压药不降、麻药不麻、泻药不泻!1月25日,江苏人民医院白剑锋发声:肌松剂无效!
这些发声,在网上都引起了一些舆论!而相关方面也是非常重视,国家医保局更是第一时间派出调查组赶往涉事医院,调查情况。
2月9日,就郑民华主任爆料的降压药不降、麻药不麻、泻药不泻等问题,央媒公布了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并不存在降压药不降、麻药不麻、泻药不泻的情况!其中,泻药不泻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因为相关泻药是在12月底才确定的,还没有开始使用,所以根本不存在不泻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排除大家的焦虑情绪,2月11日,央媒再次发声,解释,为何专家会说药效差!
首先,医保局负责人表示:对药物的评价是科学公正并且准确的,不是随意评估的,并且做了具体的对比和分析。
其次,为什么有些专家和患者会觉得药效不好呢?那是因为,个案导致的“误会”!并不是科学统计的,而是个人主观的判断。
这一点确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个人经验会因为案例而改变!恰好用了集采的仿制药,恰好出现了某次药效降低,所以,专家就把这个当成了经验之谈。
而患者就更容易作出误判了,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耐药性不一样,同一款药,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出不同的效果,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所以说,药效好不好,最终得看大数据分析,不是一个两个的案例能够体现出来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