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至,今年看点格外多。

2月11日下午,时光里公园、万达广场、文化公园、健康公园内人声鼎沸,精彩不断,吕剧《小姑贤》温婉细腻、京歌《潮起东方》慷慨激昂、小品《三个儿媳》诙谐幽默、吕剧《借媳妇》生动感人……这些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引得观众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据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刘阳介绍,“幸福来临 更好临朐”2025年临朐县庄户剧团大擂台活动在四大公园同时拉开帷幕,两天时间里,百花剧团、京之韵、雪灵文化、千禧文化等县域内8个庄户剧团、150余名民间艺人登台打擂、比拼献艺,为元宵佳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韵味。

临朐县“小戏之乡”的美誉,在此时此刻再一次得到了生动诠释。

会唱曲的小媳妇、能编剧的庄户汉……作为“小戏之乡”,潍坊临朐“草台戏班”“庄户剧团”比比皆是,光活跃在民间的乡土剧团、秧歌、高跷、腰鼓、周姑戏、吕剧等农家文艺班和庄户剧团就有400多支,文艺骨干8000多人,聚集各类文化能人5万多人,实现“村村有队伍、人人能演出”。

蒋峪镇党委委员高明学深有感触地说,镇域内76个村都至少有一支演出队伍,都有自己拿手的演出剧目,各村队伍之间“串起门来,较起劲来”,相互交流、相互评比,各村之间形成“群众看、群众演、群众学、群众比”的浓厚文化氛围。庄户剧团、民间艺人亦如散落在这方山水间的“文化因子”,开花散叶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雨露浇灌”。

刘阳介绍,通过建立县镇村三级文化人才队伍,开展庄户剧团“进城比武”、民间艺人“擂台比拼”等活动,尤其是开展“朐艺繁星”全民艺术普及和人才培养工程,从县镇村三个维度开展培训14个门类、20个班次、3000余场次、14万余人次,场次、人次同比增长13%、12%。

既有群山,也有高峰。

临朐这个不足93万人口的山水之城,却是一个文化底蕴异常深厚的地方。单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拥有国家级文化文艺会员200余人,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人,山东工艺美术大师20余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首批全国文化模范县这一殊荣含金量愈发厚重。

文化惠民在临朐一直是历届党委、政府倾尽心血的一项民生实事,今年又将“文化体育进万家项目”放在全县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首来部署推进。

信心来自于实力。截至目前,临朐建成6处城乡书房、11家博物馆、9个图书馆分馆、10个文化馆分馆、552个文体广场,34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0处历史文化展示场所。

特别是依托“幸福来临”惠民综合体,打造1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村164个、设施216处、群众18.5万人。

让群众与文化“双向奔赴”,是临朐抓文化惠民的出发点,更是临朐文化惠民活动的点睛之处。刚刚过去的2024年,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全民阅读、非遗展演、文博社教等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群众达60万人次。举行“文化进万家”戏曲网上展播等线上社教活动,发布线上文艺作品300余个,直播150余场,累计受众10万余人次。

“下步,对全县庄户剧团数量、规模、演出水平和综合实力摸底,把有吹拉弹唱等文艺特长、热心文化事业的‘乡土艺术家’’挖掘出来,培养成文化带头人。”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卢媛媛介绍,临朐提出培育文艺骨干、推出广场文艺演出、组织演出地方小戏、打造有较高水平庄户剧团的目标,让群众小戏小剧文化迈向全民化时代,趟出一条沂蒙革命老区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 通讯员 王鹏 张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