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4岁张大千在台北荣总病房病逝,他的遗嘱很快在报纸公布,令人惊讶的是,张大千将遗产分为了16份,其中15份是给陪伴张大千到最后的徐雯波和14位子女,余下一份,则给了一位远在北京的孤独老妇杨宛君。
“当年他将我丢在这里,我还以为他将我忘的彻底呢?没想到,他到底还是个有情人......”
杨宛君在被抛弃的日子中过得十分艰难,但她心中还是念念不忘挚爱,这笔钱对她来说重的不是价值,而是情谊。
当年,风流才子张大千与名动京城的曲艺新秀杨宛君的结合令众人艳羡。
大家都说杨宛君这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最后还是让张大千给摘走了,还是张大千有福气。
而张大千在初得佳人的时候的确十分欢喜,他到哪都喜欢带着自己的这位妻子。
杨宛君那次唱完曲后赏画,即使她此前没有怎么接触过国画,但在张大千的解释下她也能探查到其中的奥妙。
之后,张大千便有意接触她,经常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不仅表现出对她的欣赏,更是尽情展现才情。
情窦初开的杨宛君被这一番操作弄得乱了心,之后便经常和张大千出去相会,别看张大千相貌平平,但他可是个“撩妹高手”,否则也不会收割众多女神。
很快,张大千就向杨家提亲了,一切谈妥之后,两人喜结连理,婚礼办的十分风光,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主婚人。
主婚人正是张家大夫人,同时二夫人也十分赞成这桩婚事,两位夫人担保的婚姻,让杨宛君觉得她此生一定会成为最幸福的人。
有了美妻,张大千也才思泉涌,准备一边享受温柔乡一边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便携美妻去敦煌学画。
张大千之后极具争议性的临摹壁画就是那个时候完成的,当时他沉迷作画,很多事情都顾不上,全都是杨宛君忙前忙后的帮他打理。
而且那里的黄沙漫天,物资缺乏,生活条件艰难倒是没什么,关键是杨宛君在那里实在无趣,丈夫研究画的时候,她便打理家务,长此以往自然觉得失了乐趣。
之后张大千还贴心的将二夫人带出来,两位姐妹作伴倒是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生活环境再加上劳累,杨宛君的脸上渐渐失了光彩。
回家之后,张大千的另一段情缘也产生了,那就是女儿之友,这样复杂的关系倒是没有组织张大千回春,于是他便决定再娶。
可这时候的杨宛君便不同意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爱情会变成这样,于是便希望丈夫回心转意,她也承诺丈夫会好好陪伴他,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
可那个时候她还不清楚,这样的陪伴谁都能做,但张大千更看重的是陪伴的对象。
之后,被忽视的杨宛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往后等着她的,更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当时国民党退守台湾,张大千也要去,但很多家人都被留下。
杨宛君就是其中之一,余生她过得十分清苦,即使这样,她也还是守着张大千的画作,甚至耗费巨大的心血保存画作,这样的深情不负令人动容。
三十多年的等待,让她渐渐变得苍老佝偻,可即使这样她也依然在等待着丈夫的回归。
不过她终究没有盼到,而张大千的遗嘱让她觉得感动,她的所有期盼和辛劳似乎在那一刻得到了回复。
那一晚,她彻夜无眠,一直在回忆当年和丈夫去敦煌的美好时光,那是她一生最珍贵的回忆,也是张大千最爱她的时候。
信息来源:忆张大千先生的如夫人我的婆婆杨宛君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