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时进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著有《社会心理学导论》、《管理心理学》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李晓茹

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健康与医学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临床,青少年抑郁风险的预测、分析与干预等。


高隽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自我意识情绪和情绪调节、特殊职业人群的共情能力和情绪劳动等。


高鸿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长期诊断治疗儿童青少年各类心理行为问题,擅长领域为儿童孤独症、心理发育障碍、儿童情绪障碍等。


吴国宏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多动症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项目专家。研究领域为:认知心理学,智力心理学,皮亚杰理论等。


孙锦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


徐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副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疾病的诊断和认知行为疗法(CBT)。


崔东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市精神疾病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精神疾病精准医学、冥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劲松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儿童心理治疗专委会常委。擅长诊治缺陷多动障碍、心理创伤有关的障碍、学习障碍等。


孙晓宁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情绪行为调控的早期发展、情绪行为障碍的早期症状及干预、亲子互动等。


赵旭东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名誉院长,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陈发展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浦东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证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研究领域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刘建清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犯罪心理学,出版著作《犯罪动机与人格》《犯罪心理探微》等。


谭钧文

广东医科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临床心理与咨询方向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整合大学(CIIS)应用心理学硕士项目中方家庭治疗项目教师。


仇剑崟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学院院长、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女性精神卫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女性情绪障碍等。


吴艳茹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注册督导师。


张海音

海音心理创始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和心理咨询中心顾问。


范青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诊疗专长为:焦虑、抑郁、强迫等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郭永玉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兴趣为人格心理学、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格、人格与问题行为等。


徐凯文

北京大学副教授、精神科主治医师。研究专长为心理健康、心理创伤治疗、危机干预、犯罪心理矫治等。


雍琳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讲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陈艺新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ACI美国心理协会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清华大学总裁班讲师、ACMC国际认证团队教练。


张荣

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国际人本聚焦协会聚焦培训师(FT)、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中心督导师。


东振明

正念体悟疗法(MEIT)创始人、盖德焦虑障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组员。


张晓菲

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与心理咨询工作委员会专业会员,知言心理机构联合创始人。




领取报名表

招生中 | 2025年浙江大学「生命哲学」高级研修班第四期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修班(第八期)招生简章

经典美学课程,不容错过 | 北京大学中国美学高级研修班(第2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