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Jaden编辑|Cong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

该工厂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家超级工厂。

此前临港集团还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Megapack的签约,一共8台Megapack用于临港IDC数据中心,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投产后,该工厂将主要生产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Megapack每台机组可存储超过3.9兆瓦时的能源,相当于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也相当于65辆Model 3参数图片)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或者一辆Model3后轮驱动版行驶超过3.9万公里。

上海工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产量将达到1万台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GWh。美国加州的工厂年产量同样为1万台,两家工厂合计年产能达到近80GWh。

尽管目前电动车是其主营业务,但一直以来特斯拉都强调自己是能源公司,目标是要为人类打造‍可持续能源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特斯拉提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 燃煤电厂、天然气电厂不再工作,全球80亿人还能不能像今天一样随时随地用上充足的电力?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储能,这也是特斯拉做储能的初衷。

除了电动车,充电桩、太阳能板家用储能产品、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Robotaxi车队......‍‍这些都是特斯拉可持续能源版图的一部分。


01

特斯拉储能业务重要性在不断上升

根据特斯拉1月底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特斯拉电动汽车业务年营收770.7亿元,同比增长-6.49%,首次出现负增长。

不同于2024年Q3时,马斯克给出的2025年销量指引同比增长20%-30%,本季度业绩会并没有重申销量指引,仅提及2025年销量重回正增长,意味着2025年卖车业务的基本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刚刚过去的1月,特斯拉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挪威、荷兰在内的欧洲多个主要市场遭遇重挫,销量暴跌,平均跌幅在50%左右。

在主要的中美市场,这一数字也不好看。其中中国市场下跌了11.5%,这是连续第四个月下滑。大本营的美国市场,也下跌7.9%。

这给特斯拉2025年的前景越发蒙上一层阴影。

另外,在现有车型老化下,特斯拉单价一直在下行,只能靠不断压缩成本来稳住利润率,卖车利润率也在四季度创下了历史新低,特斯拉急需新车来实现卖车基本面的扭转。


与汽车业务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特斯拉能源生产及储能业务年营收达到100.86亿美元,较2023年60.35亿美元增长了67.13%。

该业务板块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6.24%,上涨为10.31%,这也是2020年以来,能源生产与储能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取得的最高占比。

从各季度装机量上看,2024年Q4,特斯拉储能部署创下近两年来新高,达到11GWh,同比增长244%。储能及发电业务总营收30.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特斯拉部署了14.71GWh储能系统,这一数字同样刷新了前一年的记录,是2022年部署量的两倍多。

这些增长得益于特斯拉在全球部署的多个电池储能项目。其中包括在西澳大利亚州分阶段的2.2GWh大型电池储能项目,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正在部署的300MW/1200MWh电池储能项目。

就在一周前,特斯拉与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达成合作,为其储能电站提供总容量达548M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该项目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建成后将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

目前特斯拉的商业储能产品装机遍布已经超过65个国家。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伴随全球尤其是北美市场对储能需求的增长,特斯拉储能业务还将继续上升。特斯拉预计,2025年储能装机将同比增长至少50%。

之前马斯克曾提到,由于储能的需求持续增长,Powerwall和Megapack的供应不足仍未解决。上海超级工厂从1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将缓解一部分供应能力。目前特斯拉的第三座Megapack工厂已经在计划中了。

降低成本也是特斯拉在上海建设储能超级工厂的目的之一。从此前上海电动汽车工厂来看,不仅原料成本更优、生产效率更高,也得到了国内各类政策支持。

目前,特斯拉储能产品在美国的售价比中国的同类产品高很多,很显然在中国生产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Megapack成本。

参考其美国工厂成本在2024 Q4持续下降所带来的储能毛利率上升,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后,成本和价格也会大幅降低,而这也将极大提升特斯拉储能业务竞争力和毛利率。这也是未来特斯拉增长的亮点之一。


但另一方面,特斯拉储能工厂的到来,给原本激烈的国内储能市场,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02

但这一次中国市场与六年前有些不同

2019年,特斯拉汽车工厂在上海落地,彼时的特斯拉被形容为汽车领域的鲶鱼。而此后特斯拉也的确不负众望,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品牌营销、管理经营等等,都让中国市场耳目一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从此开始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

此次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再次在上海落地,也被很多人形容为储能领域的鲶鱼。不过与六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方兴未艾相比,眼下中国储能市场形势已经大不相同。得益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储能大国。

从2022年开始,以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储能军团崛起,在全球储能市场终结了特斯拉一家独大的格局。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 2025年第一季度 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在这三十七家储能企业中,中国有三十家上榜,占比超过 80%,当然,美国的特斯拉、Powin Energy、Fluence共三家企业也占据了榜单三席,尤其是特斯拉,依旧是中国企业最大的对手。

在这 30 家上榜企业中,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老牌的储能领军者,依旧稳居其中。但也有越来越多新兴力量不断加入进来,像德赛电池、格力钛、禾迈股份、弘正储能、易事特均为历史首次上榜。

这两年海外储能市场持续爆发,尤其是在中东、澳洲、非洲等市场,GWh级储能订单不断涌现,中国储能企业成为这些大项目最主要的受益者。

以宁德时代为例,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其储能电池出货量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0%。

凭借难以撼动的行业龙头地位,近日宁德时代宣布成为阿联酋 RTC项目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阿联酋 RTC 项目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和电池联合储能项目,包括总容量达 19GWh 的电池储能项目以及 5.2GW 的光伏项目,总投资超 60 亿美元。


比亚迪是业内最早从事储能电池研发的企业之一,在全球市场是仅次于宁德时代的存在。今年开年就中标沙特电力公司系列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合同,总装机容量达2.5GW/12.5GWh。这一项目超过了去年阳光电源的7.8GWh储能订单,刷新中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当阳光电源公布该储能订单时,特斯拉赶紧宣布与美国IntersectPower合作15.3GWh项目的消息,抢下“刷新全球最大订单纪录”。

比亚迪还参与了智利阿塔卡马绿洲储能项目。该项目规划装机4.1GWh 储能电池和 1GW 光伏,总投资达 14 亿美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储能项目。

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同比增长32.6%,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335+GWh,同比增长64%,这一数字在全球出货量占比高达九成以上。

即便是作为全球第二大储能市场的美国,其一半以上的储能电芯需要从中国进口。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储能产品的价格太有竞争力。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4年交钥匙式电池储能系统的价格大幅下降40%,平均价格降至每千瓦时165美元。而来自中国的价格更是低至每千瓦时约101美元,比美国和欧洲制造的BESS价格低了约三分之二。

中国国内储能市场竞争更是惨烈,从2024年底开标的大储招标项目来看,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695元/Wh,4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482元/Wh,创历史新低。而2023年底这一价格分别是0.8元/Wh和0.73元/Wh左右。

所以特斯拉储能工厂开始投产后,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规模制造、高效且成本较低的储能系统产业链,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特斯拉提升产能并降低成本,更快响应市场。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储能很难取得像汽车一样的先发优势和地位了。

当然,特斯拉会很大程度推动中国储能行业深度和多元竞争。中国储能企业也会更加注重储能技术创新,以及安全、服务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这肯定是利好整个行业的事情。

车云小结

今年春节期间,特朗普决定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新关税,这一政策将会导致中国电池在美国面临的总关税接近38.4%。另外,美国还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

美国去年已开始对中国锂电池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锂电池数量下降了约16%。不过由于电池价格的上涨,出口金额仍然实现了13%的增长达到153.1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占国内锂电池出口总额的25%。

为了应对关税的影响,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众多中国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在美国建厂或者开始规划建厂。此前,中国电池企业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也都有布局建厂。

尽管中国企业在美国建厂,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储能零部件,尤其是电芯供应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现状,但美国本土的生产成本还是很高的,这自然也会带动整体价格的水涨船高。新关税及其后续的影响,不仅仅会针对中国企业,也将会体现于特斯拉的业务和盈利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