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特斯拉(TSLA)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这标志着该公司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特斯拉这一新工厂不仅代表着其在储能技术上的战略布局,更预示着全球能源市场正处于剧变之中。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和能源公司,特斯拉通过这一举措,不仅推动绿色能源的全球应用,同时也在加速自身从电动车制造商向全面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效果图(来源:特斯拉)
全球战略关键一环:产能剑指100GWh
2月11日,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举行了盛大的投产仪式,宣布其首个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这一项目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首座储能超级工厂,标志着特斯拉进入了全球储能市场的全新阶段。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来源:特斯拉)
根据公开报道,该工厂总投资约14.5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力接近40GWh,初期目标是每年生产1万台Megapack储能单元。预计随着产能逐步爬坡,工厂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储能行业的核心生产基地之一。特斯拉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能源产品与电动车协同,来实现我们的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庆祝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它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
此前,在2024年度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2025年将是特斯拉历史上开创性的一年,储能业务将成为推动我们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力量。”他表示,用不了多久,特斯拉的固定储能业务每年出货量将达到100GWh。
除了刚投产的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规划产能40GWh)外,加上美国内达华州、加利福尼亚州工厂,特斯拉Megapack规划总产能80GWh,尚不能满足其每年100GWh出货量的规划。
而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正式投产,预计2025年特斯拉能源系统装机量将实现至少 50%的同比增长。
储能“特斯拉速度”复现
特斯拉的创新速度已成为业内标杆,从汽车到能源,特斯拉一直在快速推进技术创新和生产扩张。与其传统的汽车工厂相比,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建设时间再次刷新了“特斯拉速度”。工厂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12月竣工,2025年2月投产,整个建设周期仅为9个月,远远超过了业内大多数工厂的建设周期。(详见财中社《上海速度再现: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7个月竣工》)
据财报数据,2024年特斯拉发电及储能业务的毛利率提升至26.2%,已经高于电动汽车同期16.9%的毛利率水平。
综合公开报道,2024年以来,特斯拉相继拿下了多个储能订单。近期,特斯拉与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ORIX)达成合作,将为其位于日本中部滋贺县米原市的134MW/548MWh储能电站提供Megapack储能系统。
特斯拉的储能业务正在加速增长,成为公司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特斯拉储能系统的出货量创下新纪录,达到了31.4GWh,较2023年增长了113.6%。这一增长表明,特斯拉的能源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上升。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随着电力供应需求的增加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普及,特斯拉储能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大幅增加。为了应对这一需求,特斯拉不仅在上海建立了储能工厂,还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了生产和供应链布局。
储能技术向高效智能迈进
除了硬件生产外,特斯拉还在储能技术的智能化和高效化进行深度创新。
Megapack作为特斯拉的核心储能产品,其设计理念不仅关注于提升电池的存储效率,还力图实现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深度集成。通过将Megapack与特斯拉的Powerhub和Autobidder软件平台结合,用户可以实现对能源生产、储存和消费的智能调度。
Powerhub平台能够将不同来源的可再生能源集中管理,而Autobidder则通过实时市场交易优化电力的销售与购买。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客户已经通过这些系统实现了能源的智能调度,当前累计调度电力超过1亿千瓦时。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帮助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也使得特斯拉的储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不过目前,Powerhub、Autobidder暂未进入中国。
Megapack储能单价3倍于国内中标均价
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特斯拉无疑是该领域的领头羊,但中国本土的储能企业,如阳光电源(300274)等,也在全球市场上逐步崭露头角。这些企业凭借本土优势,在成本和供应链上具有竞争力,成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对手。
特斯拉官网显示,Megapack储能系统(2小时)的单价在100万美元左右(约合728万元人民币),折算单价为人民币1.8元/Wh。而今年1月,国内2小时储能系统报价区间在0.479-0.9元/Wh,中标均价为0.584元/Wh,同比下降13.7%。
然而,特斯拉依托其强大的品牌效应、技术垂直整合能力及规模化生产优势,仍具备巨大的市场优势。尤其是上海工厂的投产,将极大降低Megapack的生产成本,为特斯拉提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此外,特斯拉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扩展储能工厂,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
尽管目前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储能系统的价格尚未具备显著优势,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特斯拉有望通过大规模制造降低成本,并通过“中国产能反哺全球”的战略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马斯克宏伟蓝图,全球能源转型节点
特斯拉的储能战略不仅仅局限于为电力公司提供储能产品,更是要打造一整套与电动汽车、太阳能板等硬件互联互通的能源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特斯拉希望实现从电力生产、储存到消费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最终推动全球能源消费向可持续方向转型。
特斯拉可持续能源版图(来源:特斯拉)
在这一宏伟蓝图的推动下,特斯拉不仅仅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更在商业模式和市场战略上进行了深刻变革。通过开发与储能系统相配套的软件平台,特斯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为多个市场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能源管理方案。
而随着更多储能工厂的建成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特斯拉将在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既是马斯克宏伟蓝图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全球能源革命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过程中,特斯拉不仅仅依靠电动车的成功,更通过储能技术、太阳能发电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形成了完整的能源生态。这一生态的建设不仅能够加速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深刻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newsroom@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