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毓肥
2 月 11 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临港举行。
伴随着第一台上海制造的 Megapack 储能系统下线,特斯拉在上海的第二座超级工厂,正式开启运转。
特斯拉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 Mike Snyder 表示,储能工厂将于一季度开启产能爬坡,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
临港储能超级工厂于 2024 年 5 月 23 日开工建设,同年 12 月 26 日竣工验收,历时刚好 7 个月,刷新了 2019 年特斯拉上海整车超级工厂创下的速度。
这座占地 20 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按照官方规划将实现最高年产 1 万台 Megapack 的产能目标,年产储能规模接近 40GWh,相当于 1.3 万个家庭 1 年的用电量。
Megapack 是特斯拉于 2019 年发布的储能产品,单个 Megapack 储能可达 3.9MWh,相当于 62 台标准版 Model 3(参数丨图片)。
根据 Wood Mackenzie 公布的《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 2024》,特斯拉的储能业务以 15%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即使如此,特斯拉能源业务的进展,一直没有达到马斯克的最理想状态。
2023 年 4 月 6 日,特斯拉投资人日活动上,马斯克正式公开了特斯拉宏伟蓝图第三篇章。
其中有一页 PPT 这样写:「如果计划彻底取代化石能源,全球需要 240TWh 容量的储能设备、30TWh 功率的再生能源设备、累计 10 万亿美元的投资额」。
事实上,早在 2019 年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就已经强调 「能源业务会成为比汽车业务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马斯克嘛,老预言家了,迟到亿点很正常。
2024 年全年,特斯拉能源业务装机量为 31.4GWh,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114%,这也是特斯拉连续第二年能源装机量同比翻番。
这也让能源业务的总营收来到了 100.86 亿美元(73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虽然达到了 67%,但并未匹配装机量的翻番。
装机量和能源业务营收的变化带来两点启示:Tesla Energy 正在成为特斯拉体系下的全新现金牛;而马斯克需要让能源业务更加赚钱。
上海再次成为马斯克的救星。
六年前建成的上海整车工厂,曾经让特斯拉登顶全球新能源市场。刚刚过去的 2024 年一共贡献了超过 91 万台的产量,占据特斯拉 2024 全年全球 177.3 万产量的超过一半。
而同样是 2024 年,特斯拉遭遇整车业务产量和交付量的同比双跌,更重要的是 GAAP 净利润同比爆降53%,来到了 70.91 亿美元(518 亿元),而 2023 年是 149.97 亿美元(1095.6 亿元)。
净利 500 亿的特斯拉依然强大,但马斯克要的是无限进步。
如果上海储能工厂火力全开,40GWh 的产能可以帮助特斯拉获得再次翻倍的装机量增长,相比整车业务的受挫,能源业务才刚刚被挖出冰山一角。
以中国市场举例,2021 年 7 月,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就已经通过《发改能源规 2021-1051 号》指导意见,为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
根据华经产业的报告,2014 年我国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仅为 41.88 亿元,2022 年则已经发展到 755.93亿元,CAGR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3.57%;2021-2026 年的 CAGR 更有望达到 98% 的高度。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储能业务供应商的特斯拉,必须抓住仍处于高速增长通道的中国储能市场。
同一条赛道上,宁德时代会是另一位储能大玩家,而宁德时代也在证明着,储能市场的蓝海尚未结束。
根据宁德时代 2024 上半年财报,储能业务营收达到了 288.2 亿元,占比高达 17.28%,均为历年最高值,并且毛利率高达 28.87%,也是宁德时代四大主营业务中最高。
马斯克的下一次高速增长,会在储能行业持续多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