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教师报》,与《中国教师报》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且趁东风好扬帆
——《中国教师报》改版致读者
本报编辑部
岁在乙巳,春雷破晓。DeepSeek(深度求索)的科技浪潮仍在激荡,我们这份与千万教师血脉相连的报纸,亦在时代的潮声中求索,以全新的形象呈现在您的面前。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教师报形象,我们在征询读者意见后,采用了新的报头。但与去年改版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对版面布局做大的调整,而是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更加明确全国性行业报的职责定位。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教育专业媒体,创刊20多年来,中国教师报形成了“零距离贴近教师”的办报理念和“贴地行走”的采编风格,较好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不过,放眼全国探骊寻珠,还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仍将努力“离地面再近一些”。
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全面实施,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举措即将出台。为此,我们将密切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将前四个版作为一个整体,头版突出深度,二版聚焦热点,三版引领舆论,四版反馈实践,其他各版也将以教育部年度工作重点为参照,集中反映教育战线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生动实践。
二是更加凸显教师专业报道的品牌特色。从2003年创刊之日起,我们就坚持“为教育而鼓、为教师而歌”,逐步形成了“为教师说话、让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的核心价值观。20多年来,我们报道了张桂梅、于漪、程风等一大批扎根基层的优秀教师,歌颂汶川教师的《热血师魂》、展现湖北资教生风采的《青春九歌》等作品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将推动我们不断寻求报纸内生创新动能,给读者带来新的阅读体验。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是教育部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将加大对教育家精神的宣传阐释力度。“教育家版”将强化人物宣传,报道一批长期深耕教育的教育家型校长。“名师版”将强化“名师有约”栏目,重点关注全国知名的名师工作室。并且,我们也没有忘记“未来教育家”,此次改版特别推出了“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三是更加彰显主流教育媒体的社会责任。作为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一张周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发现和推广好基层教育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及时反映教育战线和社会的相关诉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多年来,我们报道过杜郎口等一大批基层学校的课改经验,持续10余年推出了课堂改革的年度样本,但离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期待和基层读者的需求仍有差距,寻求新时代的“新样本”,我们仍任重道远。
典型宣传是中国教师报的看家本领。当前教育改革已然进入深水区,许多深层次的难题需要一一去解决。“坐在办公室听到的都是问题,走到基层看到的都是办法。”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扩大典型报道的覆盖面,加大报道的深度,希望大江南北、东中西部的教育改革进展都能在报纸版面上有所体现。
2025年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且趁东风好扬帆,我们将和广大教师一起,为事实发声,为时代放歌,用行动书写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教师报》
本期有哪些精彩内容?
▼见下图▼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