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民政局等14部门印发

《上海市“乐龄乐读、乐学乐为”老年阅读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自2025年起,上海各区每年至少组织1场老年阅读主题活动、培育新增2支老年阅读团队和2个老年阅读志愿服务品牌;各街镇利用现有养老服务设施或老年学校,每年至少新设1处老年阅读场所,并设置“乐龄书架”,配备老年阅读书籍和报纸。力争到2027年,本市累计出版不少于30种老年选题出版物。

在丰富老年读物供给方面,《方案》提出,新闻出版部门要指导上海市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单位按照老年人需求分层分类优化出版结构,有计划增加老年读物优秀选题策划和老年主题图书出版;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热心读者、出版界人士推荐各类适合老年人的优秀出版物,并公开发布适合本市老年人阅读的“乐龄书单”;支持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配备有声、大字、电子等“适老化”版本。

同时,上海市广播、电视、杂志等主要官方媒体要开设乐龄导读、乐龄书评等专版、专栏。上海市各公共图书馆、老年大学(学校)、养老机构、军休机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睦邻点等老年人活动频率较高场所要设置“乐龄书架”,重点为老年人提供本市“乐龄书单”相关书籍和报纸。

在加强数字阅读资源建设方面,支持各类数字阅读平台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数字阅读资源建设,加快开发电子版、有声版老年读物。加强老年数字阅读设备的研发和推广,降低老年人数字阅读门槛。

在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老年大学(学校)等老年学习机构、场所,养老机构、军休机构,以及各区、街镇老年协会和群众文化团体的主阵地作用,面向上海市老年阅读爱好者广泛开展“乐龄乐读,乐学乐为”主题读书活动,通过乐龄读书会、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大力发展老年阅读“领读人”队伍。

同时,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妇联、残联,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大、中、小学要组织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赴本市养老机构和社区,广泛开展“为老人读书”和为老人撰写“人生回忆录”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培育“乐龄乐读”品牌方面,积极培育和引导老年人文化消费需求,探索“阅读+养生”“阅读+交友”“阅读+旅游”“阅读+观影”等新模式。

为老人代写回忆录

很多人有需求

《方案》中提到

要开展为老人撰写

“人生回忆录”的志愿服务

为老人代写回忆录这种新职业

最近挺火

报道中提及,为老年人代写回忆录,正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成为垂直分类的热搜。在上海部分社区,出现了教老年人写回忆录的培训项目。

不少年轻人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写手,希望为长辈留下一些回忆——一份回忆录,成为“尽一点孝心”的方式。


根据作者分享,从收集基础信息到最终印刷装订回忆录,一位全职写作者可能需要花费3个月左右。至于收费,通常需要“私下沟通”,一些明码标价的服务价格在2万元至4万元不等,依据文本字数与客户要求而变化。部分“入行”较久的写作者还提供技巧分享课程或私人指导服务,吸引更多人跃跃欲试。

“在最困难的时候,靠给老人写传记,赚了18万”,这条收获258点赞、353收藏的帖子是小红书用户“明微”热度最高的笔记。

生活在浙江温州的汤小白成为自由撰稿人的8年间,已经写作了近70本回忆录,他感受到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每次我去采访老人,他们讲着讲着就哭了,情绪很容易波动。很多老人的故事其实很丰富,但很少有人陪他们聊天。他们心里是有这样的需求在的,但孩子不主动和他们沟通,这个想法就在心里埋没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主动和家里的老人沟通,这个事才能成。”

找我写传记和回忆录的客户大部分是小老板、退休干部这类人,在整个社会层面或许不算很有名,但在他们家族,都是了不起的人。”汤小白说。

注册在长宁区的民非公益组织“福智公益”从去年起开展“长者陪伴”系列活动——“人生回忆录”项目,强调“叙事疗愈的力量”。活动介绍中表示“通过6周的创意书写,创造喜悦、充实的老年生活,成年子女也有机会通过自传理解父母的生命历程,增加彼此对话,从而相互理解,促进家庭和谐”。这一活动去年5月首次在仙霞新村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今年多次在仙霞路“邻光MIX”定期举办。记者注意到,授课老师有多年应用心理学背景,课程内容不限于写作,还包括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回顾人生。


“人生回忆录”项目为老人“人生绘本”项目设计的问题。福智公益提供

对于这一新需求

网友们看法不一



你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