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和资本家,到底是谁养活了谁?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网上一直争论不休,工人和资本家到底是谁养活了谁?到底是资本家重要还是工人重要?
一方的说法是,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没有工人的辛勤劳动,就生产不出各类产品。就创造不了社会财富。但工人是受剥削受压榨的对象。另一方的说法是,资本家开办工厂,创造了工作岗位,为工人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使他们挣到工资,才得以活下去。工人应该感恩资本家才是。还有人说,资本家辛辛苦苦开办企业,盈利了,工人挣到了工资;如果企业亏本、倒闭了,工人可以一走了之,资本家则要背负巨额债务,有的还要赔上身家性命。
到底孰是孰非,哪种说法更符合客观事实呢?
首先要弄清楚,工人和资本家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一个工厂,资本家本事再大,资金再充足,规划再周密,都要工人付出辛勤劳动,画在图纸上的图形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你说工人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
但是,没有资本家的努力,不要说产品,就连工厂都不存在,工人根本就没机会挣工资,想被剥削都没门。要想活下去就得另谋生路。你说资本家重不重要?当然重要。
因此,说资本家和工人谁比谁更重要,说资本家和工人到底谁养活了谁?是一个愚蠢的问题。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只要离开另一方自己立马完蛋。他们是矛盾的、对立的、相互斗争的,但同时他们又是统一的、共生的、相互依存的。
资本家掌握着大量资源、信息和雄厚的资本,他们开办工矿企业,其目的只是追逐利润,为了挣更多的钱。他们雇佣工人劳动,并不是为了工人谋幸福,他们从不会关心工人的死活。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最大限度地让工人多干活,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地少付工人工资。资本家开办企业,获得利润,给工人发放很少的工资,剩下的钱全部装进自己的腰包。这就是资本榨取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就是剥削。
工业文明创造了两个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一个是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占有了剩余价值,形成剥削,工人就奋起抗争,争取更多权益,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斗争,这就是阶级斗争。
工业革命初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榨是非常残酷的,残酷到工人几乎活不下去。于是工人就展开斗争。这种斗争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打倒了资产阶级,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劳动剩余归国家所有,归全民所有。这时候工人的劳动性质变了,他们已经不是资本家的打工仔,而是为自己工作了。
另一种结果是,通过不断的斗争,资本家为了更好的开展生产活动,不得不做出让步,不得不逐步提高工人工资,国家为了稳定,也不得不提高福利。这样一来,劳动阶级的生活不断得到提高。阶级矛盾得到缓解。这就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现状。有些国家住房,养老,教育,医疗都免费,这已经具有社会主义特征了。
但只要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就存在两极分化,就存在贫富差距,就存在剥削,就存在阶级斗争,要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还是要走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
至于企业亏本倒闭了,责任完全在资本家,和工人无关。现在社会,因为工人工资过高,产品不合格,或者工人消极怠工而导致企业倒闭的情况基本是没有的。企业倒闭的原因大多是企业违背市场规律,产品不合市场需求而造成的。这就是领导规划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资本家是企业的领导者,负责规划管理。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企业倒闭,不但资本家亏了钱,工人的辛勤劳动也打了水漂。这不能成为否认剥削存在的理由。
资本家离开工人就活不下去,但工人没有了资本家还可以有工作,那就是实行公有制,劳动人民当家做主,自己做老板,自己为自己工作为自己做工。
亲爱的朋友,通过以上表述,你认为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还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