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底德国即将举行大选之际,又一起恶性袭击事件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未来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月13日,德国慕尼黑发生汽车撞人事件后,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在现场举行新闻发布会,他表示,根据目前警方初步调查结果,这起驾车撞人事件很可能是一次恐怖袭击

慕尼黑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天稍早驾车撞入人群的是一名24岁的阿富汗人,事发时他驾驶一辆白色MINI Cooper自后方撞向正在举行罢工活动的人群。目前,伤者已升至28人。警方赶到后向肇事车辆开枪射击,随后逮捕了肇事者。目前,当局尚未公布肇事者动机。

巴伐利亚州内政部长赫尔曼向媒体介绍,当天在慕尼黑驾车撞人的嫌疑人是以阿富汗难民身份来到德国的,此前他曾因涉毒和盗窃在警方留有案底,并被要求遣返,但他没有被列入极端分子名单。

就在短短三周前,在巴伐利亚州的阿沙芬堡市,一名28岁的阿富汗男子尾随一群幼儿园儿童,并在公园里发动袭击,造成1名2岁幼儿和1名试图保护幼儿们的41岁德国籍男子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当时巴伐利亚州政府披露,这名阿富汗男子于2022年进入德国寻求庇护未果,本应在去年底离境,却没有离开。同时此人也有暴力犯罪的案底,并接受精神病治疗。

再加上去年索林根市的致死袭击事件,和圣诞节期间造成6死、数百人受伤的马格德堡圣诞集市袭击事件,德国在短短半年内已经发生多起与移民有关的袭击。

正因如此,即将进行的德国大选,也是德国选民对移民问题的投票。

据上观新闻,此次德国选举是在内部经济疲弱、民粹势力崛起,外部俄乌冲突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冲击跨大西洋盟友关系的背景下进行的,可谓内忧外患,正值多事之春。

从德国国内情况看,经济和民生由于俄乌冲突、能源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执政联盟掌控能力欠缺等一系列冲击,叠加内部结构性因素如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步伐缓慢、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致使经济增长疲弱,2023年与2024年经济分别萎缩0.3%和0.2%,去年出口下降0.8%,企业破产屡创新高。通胀虽有回落,但能源、食品、服务价格仍然较高,私人消费仅增长0.2%,严重累及民生;治安状况恶化,移民难民政策成为社会焦点。德国似乎从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变成了“拖斗”,“德国模式”从一度大获成功到如今备受质疑。

政治上,传统大党如联盟党、社民党等日渐式微,呈现多党逐鹿的碎片化格局,过去那种一党在大选中获得过半选票,单独执政的状况早已不再,组阁谈判耗时费力,凑合组阁已成常态。同时,极端右翼政党的异军突起引人注目。2013年成立的选择党影响力日增,不仅“登堂入室”成为战后首个进入联邦议院的极右翼政党,而且近来民调支持率甚至超越了社民党、绿党等传统老党。

据光明日报,德国选择党的崛起引发德国民众的强烈担忧。人们认为德国选择党的极端观点和政策不仅违背了德国的民主价值观,还可能加剧社会分裂,危及政治制度的稳定。此外,犹太团体和其他少数族裔也对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深感不安,担心社会包容性被削弱,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德国选择党的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民调机构INSA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月10日,该党支持率已达到22%,仅次于联盟党的30%。目前的执政党社民党则为15.5%。

从民调结果来看,各政党均无法单独执政,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大联盟”,即基民盟和社民党两大传统政党的组合。但由于移民政策等方面的分歧,不排除谈判陷入僵局的可能性。“黑绿联盟”(联盟党和绿党)的支持率预计不会达到议会多数,无法完成组阁。对于联盟党来说,是否与德国选择党合作将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联盟党为组阁再次试探与德国选择党合作,打破德国多年来的“政治禁忌”,不仅将违背自身的承诺,还将进一步激化社会对立,甚至引发宪政危机;如果联盟党坚守承诺与德国选择党划清界限,那么可能要被迫组建三党联盟,届时其在移民、能源和经济等多个重大议题上将面临更大的妥协难题,德国“红绿灯”政府(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联合政府)的解散就是前车之鉴。与此同时,德国选择党若维持20%以上的得票率,即使不参与组阁,也将影响未来关键政策的制定。

编辑|孙志成 杜波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上观新闻、光明日报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