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过,春季里的鲜味陆续上市,食客们闻鲜而动,寻觅着春天里的味道。说起“西南F4”的饭圈顶流,折耳根肯定榜上有名。当前,雁江春菜陆续上市,折耳根作为雁江春菜的“C位”之一,是不少人的“心尖宠”。
采收现场。
“动作要搞快点,轻拿轻放。”“叶子要嫩的,太老的不要”……2月11日,记者走进雁江区老君粮蔬产业园的折耳根基地,田野间折耳根一垄连着一垄,还未走进折耳根大棚,一股独特的清香扑面而来。大棚内,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折耳根早已破土而出,浅红的叶片上还带着露珠,工人们熟练地挥动镰刀,起落之间,折耳根叶子被割落下来,整齐码放在泡沫箱中。
“今天我们收的折耳根嫩叶5元一斤,有近10000斤,将运往昆明市场。”雁江区老君镇永安村村委会副主任余帅说。
村民采收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从春季的嫩叶到冬季的根,西南人民对它的这份热爱贯穿四季。仅靠野生资源,供应量无法满足。近年来,雁江区老君粮蔬产业园抓住这一市场机遇,积极招引业主发展大棚折耳根种植,让这个曾经的时令山野菜成为一年四季都能供应市场的特色蔬菜。
据了解,雁江区老君粮蔬产业园位于老君镇沱江河畔,土地肥沃、温度适宜,面积约4万亩。在肥沃土壤的滋养下,园区的折耳根品相上乘、口感极佳、香味浓郁、叶片茂盛,最适合用来做菜、烫火锅,一上市就受到众多批发商的青睐,不愁订单。
新鲜的折耳根。
新鲜,是保证蔬菜卖个好价钱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该园区已成为集规模化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储运、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可实现折耳根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无缝衔接,尽可能为食客们留住鲜味。
“这个家庭农场在园区承包了500多亩土地种植折耳根,生产的折耳根嫩叶、嫩芽、折耳根主要销往成都、重庆以及云南市场,每亩产值15000元,整个家庭农场年产值近500万元。”余帅兴奋地告诉记者,基地每天用工30-60人,工人每天工资在60-80元,每年可为周边村民发放务工收入近100万元。
采收现场。
有了折耳根种植的成功经验,周边村民也借着产业发展的东风,找出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据了解,园区以龙安村、永安村、下坪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协和村、泉溪村、沿江村,可发展粮食蔬菜面积2万亩以上。目前,园区以“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2024年园区产值突破1亿元。
如今,折耳根从“野菜”变“特产”,在雁江实现了华丽变身。当前,全区折耳根种植面积约600亩,年产量约1260吨。今后,雁江区将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将蔬菜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折耳根等特色产业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让群众的菜篮子装上更多雁江菜。
全媒体记者 刘佳雨 冯柏瑞 何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