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解放后,国民党上将韩复榘的遗孀高艺珍,写了一封信:“韩家东绒线胡同47号,原来是我丈夫的房子,能否将其归还?”

韩复榘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早年间,韩复榘曾和冯玉祥交往甚密,两人称兄道弟,关系极好。

然而在针对蒋介石的态度这一问题上,两人却有了相反意见,韩复榘认为蒋介石势力庞大不应该忤逆,冯玉祥却偏要和蒋介石掰掰手腕。

最终韩复榘背叛了冯玉祥,虽然不知道冯玉祥之死和他有没有关系,但韩复榘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刚投靠蒋介石的时候,韩复榘看上去确实是个“忠臣良将”,可是随着势力逐渐强大,韩复榘也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为了占据山东,他想方设法挪走了刘珍,在胶东地区一家独大,要知道刘珍早年间曾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韩复榘这先斩后奏的做法,让蒋介石尤为不满。

后来,韩复榘还扣下税收,专门用来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

蒋介石原本就喜欢任人唯亲,见这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韩复榘敢如此嚣张,他越想气就越不打一处来。

不过随着日军入侵,蒋介石忙于应对东北之事,顾不上解决韩复榘,韩复榘就越发膨胀,竟然公然和蒋介石唱起了反调。



西安事变,这个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起的“兵谏”,最终却决定了韩复榘命运的走向。

事变发生后,各方一直都在尝试调节,希望能够做下来好好商量,韩复榘却火上浇油般,直接宣布支持张学良等人的行动。

蒋介石重获自由之后,恨不得当即杀了韩复榘,不过抗战在即,他再次忍下了。

然而此时的韩复榘却不识时务,不仅不积极抗日,反而表现出了“墙头草”的本性。

为了维持自己的势力,韩复榘一直谋求在日本人和蒋介石之间维持平衡,他一边阳奉阴违的遵守着蒋介石的命令,一边和日本人虚与委蛇。

面对日军的来袭,韩复榘不占而退,彻底放弃了防线,因此落了个卖国贼的名声。

蒋介石收到韩复榘私自撤兵的电报后,气的在办公室中破口大骂,也就是这个时候,蒋介石萌生了杀心。

他当即下令,邀请第五战区的长官道开封开会,韩复榘明知道这是“鸿门宴”,却还是同意了。

结果他刚到开封,就被蒋介石控制了起来。

期间韩复榘层试图逃跑,他假装弯腰系鞋绳,没想到押送人员看穿了他的意图,直接将其就地正法。

倒地的那一瞬间,韩复榘还满眼震惊,原本以为只是会被解职,没想到蒋介石下手竟然这么狠!



其实韩复榘是刚好撞枪口了,他和蒋介石原本就积怨颇深,又赶上西安事变的枪口,不听从指令,正好被蒋介石拿来立个“典范”,蒋介石此举就是为了告诫其他人,如果再有人违抗军令,下场有如韩复榘。

韩复榘死了,妻子高艺珍和五个孩子可就倒霉了,他们饱受非议,走到哪里都会遭到辱骂。

高艺珍也深知,丈夫和蒋介石关系不好,国民党时段然不会帮助袭击的,所以她只能带着孩子们东躲西藏。

新中国成立后,高艺珍实在是养不起家了,把大儿子送去上学后,她考虑再三,只好给政府写了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困境,提出想要回张学良送给韩复榘那栋宅子。

其实高艺珍的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因为拿出宅子当时是被日本人强行夺走的,日军撤离后,国民党便按照日伪资产接手了过来。

想想也知道,蒋介石怎么可能把宅子还给韩家呢?所以高艺珍一直没敢开口。

新中国政府了解了事情的来由后,当即决定将房子归还高艺珍,多余的房间则是按照市场价给她换了现金。

高艺珍得知后,顿时泪流满面,她没想到丈夫做出了那样的事,新中国竟然对她们还能一视同仁,千恩万谢之后,高艺珍这才带着钱回家安安生生过日子了,一直到1957年病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