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麦当劳这两家在中国市场根基深厚的外资快餐巨头,如今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进一步加大在咖啡领域的布局。
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运营方百胜中国(09987.HK,股价370港元,市值1394亿港元)近日发布2024年财报,其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肯德基仍然是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和利润贡献者,其中,肯德基的咖啡业务(即:肯悦咖啡,又称K咖啡)是品牌关键的增长引擎之一。
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当劳中国”)旗下麦咖啡则在2月5日正式推出全新鲜萃咖啡饮品,以“更高品质、同价升级”为卖点,覆盖全国约7000家麦当劳餐厅。
几年前,肯悦咖啡和麦咖啡可谓“含着金汤勺出生”。在门店渠道上,前者与肯德基门店“肩并肩”门头独立、共享设备,后者是开在麦当劳门店中的“店中店”,在选址和供应链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后,咖啡生意的激烈竞争程度超乎想象,肯悦咖啡和麦咖啡都选择了打工人友好的9.9元平价路线,接下来,如何实现市场突围?
押注“九块九赛道”
在下沉市场,肯悦咖啡开年即发力。春节前夕,肯悦咖啡推出的新品“红苹果奶乎乎拿铁”成为不少年轻人返乡的第一杯咖啡。
为何肯悦咖啡能踩准这波“返乡潮”,上市即火爆?其价格定位功不可没。“手摇杏皮美式、苹果气泡美式一杯只要9块9,加上一个焦糖厚蛋挞,一共才12块9,下午茶足够了,比不少奶茶还便宜。”有消费者表示。
肯悦咖啡走平价路线 图片来源:肯德基小程序
没想到,春节假期后返工第一天,从老家回流到大都会的“打工人”又被麦咖啡“拿捏住”了。麦当劳中国旗下麦咖啡将原有的鲜煮咖啡全面升级为鲜萃咖啡,覆盖全国约7000家麦当劳餐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麦当劳中国方面了解到,鲜萃咖啡和鲜煮咖啡的区别在于咖啡豆的用料不同。“鲜煮咖啡选用70%阿拉比卡加30%罗布斯塔拼配咖啡豆。鲜萃咖啡选用100%阿拉比卡咖啡豆。两者都采用滴滤制作方式,且都可以在门店免费续杯。”
图片来源:麦当劳微博
在价格定位上,麦咖啡与肯悦咖啡同样瞄准“九块九赛道”,记者查询看到,鲜萃咖啡小杯价格为9.5元,与麦当劳的小杯可乐同等价格。燕麦奶铁等经典款在购买早餐卡后也是9.9元的价格。并且与早餐搭售,从2月12日起推出9.9元“鲜萃有堡”超值早餐两件套,包括鲜萃咖啡和一款全新的早餐汉堡。
业内人士分析称,通常情况下,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成本更高,理论上麦咖啡升级以后成本提升了,但依旧不乏盈利空间。“毕竟一份咖啡粉可以做多杯,而且麦咖啡的店中店模式节约了房租的大头。”“所以此次升级有两个目的,迎合市场对咖啡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强化麦咖啡的品牌地位。”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肯悦咖啡在新春推出平价新品的背后也是相同逻辑。据了解,肯悦咖啡门店采取与肯德基餐厅“肩并肩模式”让其实现选址自由,供应链共享以降低成本。
寻找第二曲线
不难看出,做咖啡,肯德基和麦当劳都非“玩票”,二者都想认真地从市场上“切走一块蛋糕”。《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人年均咖啡消耗量已经从2016年的9杯上升到了2023年的16.74杯,咖啡产业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14%。中国是星巴克除了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市场,瑞幸在发力咖啡赛道后也开始加速盈利。
面对中国咖啡市场的诱惑,麦当劳、肯德基不会允许自己“起大早,赶晚集”。实际上,这两家快餐巨头对于咖啡战略都有着自己的考量。首先,寻找咖啡第二曲线能缓解餐饮巨头主业的增长焦虑。
谈及业绩增长,百胜中国管理层在2024财报电话会上指出,肯德基仍然是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和利润贡献者,其中,肯德基的咖啡业务是品牌关键的增长引擎之一。2024年,肯德基共卖出2.5亿杯咖啡,同比上升30%,门店数从年初的50家增长至700家,2025年目标达到1300家。
麦当劳中国方面则对记者表示,麦咖啡将继续不断拓展餐厅中的麦咖啡柜台,目前约4400家麦当劳餐厅配有麦咖啡柜台。
其次,咖啡在产品协同上作用明显,“咖啡+早餐”“咖啡+下午甜点”的组合已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热销产品。这种组合套餐,不仅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不同时段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增加销售额,是符合市场规律和消费者喜好的商业策略。
不过与餐饮绑定过深,可能也会掣肘肯德基、麦当劳发展咖啡。如何不过度依赖存量用户,在咖啡消费人群里建立起“专业咖啡”品牌的形象,是两家快餐巨头2025年的一大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