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122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茶咖店变身“杂货铺”
面包甜点,烤肠盒饭,辣条辣椒酱......
2025年,茶饮咖啡赛道,开启新较量。
近日,有网友发现,库迪咖啡的北京佳境天城店小程序上,悄悄上线了10款热食便当和7款早餐面点。其中包括狮子头饭套餐、把子肉饭套餐、鲜肉包、酱肉包、广式浓香奶黄包等产品。目前,小程序显示产品处于售罄阶段。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或是在测试阶段,库迪官方尚未回复。
此前,奈雪的茶在深圳推出轻饮轻食模式的门店,门店整体呈现健康绿,产品除了日常饮品,主推价格从23.8-28.8的元气牛肉泡菜能量碗、贝贝南瓜坚果能量碗、泰式青柠鸡扒能量碗等轻食,以及在春节前夕上新的果蔬茶。春节期间,一款瘦瘦小绿瓶成为门店最受欢迎饮品之一。
同时,2025开年,奈雪重回烘焙赛道,并在东北、西南区域开设三家烘焙升级门店,上新近50款现烤烘焙,基本是当下的潮流爆品。从招牌茶饮到咖啡,再到蛋挞和魔法棒系列烘焙甜品,仿佛看到了十年前,那个携“茶饮+烘焙”双品类模式,卷土而来的奈雪。
当然,在茶饮界不断折腾的,当属蜜雪冰城和茶颜悦色了。
茶颜悦色已经变成了零食大卖场,直接在店里摆出了“2.5元零食专区”,椭圆芝士脆、海盐苏打饼干等妥妥的都是旅行必备零食,只能说太懂年轻人了;而且茶颜悦色还推出了辣椒酱,五种口味,为了方便品尝,长沙部分门店里,茶颜悦色直接摆出了辣椒酱和电饭煲,站在大街上,领上一份热乎乎的米饭和辣椒酱,开始炫拌饭,网友“茶颜真是太全能了。”
而全球拥有超4.5万家的蜜雪冰城,把亲民情感无限拉长,紧抓平价饮品主业务。不过有的门店倒是逐渐演变成了家门口的“邻家小卖铺”,在大小不一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小吃零食,爽脆魔芋、香瓜子、日式小圆饼、糊辣小麻花、吸吸果冻等,价格1-2元。
当然,茶饮咖啡品牌拓展副业的案例还有很多,且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包括茶话弄也卖起了小零食,购饮品+9.9元参与游戏的零食对对碰,赢取最高39元的零食大礼包,保底也有六包,入股不亏。还有公开报道显示,网友发现有的柠季门店卖起了烤肠......
茶饮咖啡热衷产品副业,
这门生意究竟怎么样?
茶饮咖啡扩充产品体系既是机会,亦有风险。
品牌们一直在产品创新和营销玩法上绞尽脑汁,或是通过联名营销造势,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和前来打卡;或是不遗余力的打造高颜值和口味多元化的产品,彰显品牌的专业度和创新力。
主营产品既要经典必备又不能放松研发新品和爆品,持续做产品口味的研发创新;而面对愈加饱和的市场,茶饮咖啡的搭子越来越多,从烘焙、甜点到零食小吃,甚至出现了快餐、轻食等部分现制产品。这样巧妙的增加产品体系,凸显门店差异化,令人眼前一亮。
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不让品牌深陷同质化浪潮中。
首先,从消费需求出发,紧追健康潮流趋势,成为茶饮咖啡品牌玩家的主要发力点。
今年春节,健康饮品的低糖和功能属性备受追捧。奈雪的茶推出的“不加糖蔬果茶”系列凭借零添加糖与满杯超级食材的属性,销量稳居前三;喜茶“超级植物茶”系列推出的去油纤体瓶、羽衣纤体瓶等产品,因解腻功效和清爽口感登上销量TOP10;茶百道则推出佐餐解腻饮用的“闪充·清体小麦草”和“耙耙柑”系列果茶饮品,春节期间售出超100万杯。
这股健康浪潮,甚至吹到了咖啡赛道。
去年10月,凭借“咖啡+暖食”特色组合出圈的Tims天好咖啡宣布“新鲜即美味,健康低负担”,产品将针对健康化的消费趋势,推出更多低卡贝果套餐,小于400卡的贝果套餐。
尽管数据颇为亮眼,但是从市场反馈中其实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奈雪、manner门店上新轻食,库迪咖啡上新快餐等,就目前来看尚且处于试水阶段,只在某个门店推出,或者在对轻食需求更多的城市推广,还没有到全部门店布局的时间。
这也引发顾客的褒贬不一,有人觉得轻食产品提供了健康用餐需求和可选择范围,也有人认为,专业的事情就该专业的人去做,还是先把主产品做好。
其次,再来看“饮品+烘焙”模式,随着市场持续教育和顾客接受度走高,这个模式已经是茶饮咖啡两大赛道必不可少的产品组合。烘焙面包甜点呈现出高颜值和多口味的特点,品质感凸显,契合消费者对新鲜感的体验,尤其是年轻人的打卡分享带来一波新流量,拉高门店客单价。
但是到现在,真正玩转该模式的品牌并不多。
较早以茶饮+烘焙双品类模式经营的奈雪,除了烘焙单独售卖,在2021年开始推出16元早餐,到2022年咖啡+烘焙的早餐组合优惠至13元起、再到2024年最低的9.9元早餐,产品线和定价上一变再变,竞争的残酷和走势可见一斑。目前,内参君发现奈雪部分门店看不到9.9元早餐,正在全力重点推新品和烘焙产品,当然在产品系列中,不乏有零食茶叶。
再如,2024年夏季,Manner部分门店被爆烘焙产品突然不见了,内参君公司楼下的门店几乎同时撤下所有的烘焙产品,据店员说也是听总部安排的,之后内参君观察隔了大约三四个月再次重新上架了,目前还在正常售卖。
不过,烘焙、轻食 、快餐等都偏于现制主食,在品质、口感、保质期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一旦出品达不到标准,不仅仅耗费人工和空间成本,也得不到顾客认可,有种费力不讨好的结果。所以像是轻食、快餐这类产品,能否成功布局还是个未知数。
实际上早在2023年,蜜雪冰城在部分店里试水推出炸串-雪王炸货铺,现在基本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性价比较高的“零食小卖铺”,大部分门店基本都有零食架子,或大或小。
从消费需求看,基于门店客群特点,买奶茶和零食的基本是同一批人,因此可能拉动抬高销量和订单,而且两种产品既能堂食也方便带走,适合于堂食大店和档口小店模式。如果是品牌的自有零食小吃,基于顾客对品牌信任,容易激发其购买欲望。
茶颜悦色的淘宝官方旗舰店,粉丝量已经超过165万,爆款干脆面包丁的销量超过80万+。
背后是行业激烈竞争
亦或是品牌的自我保护
多元化产品,为何吸引众多茶饮咖啡品牌布局,能成为门店经营的护身符和保护伞吗?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咖啡行业近一年新开门店62430家,净增长16986家,即45444家咖啡门店消失;一年时间,现制茶饮近20万家闭店或转让,这也表明茶饮、咖啡这两大黄金赛道的扩张风口期已经过去,贴身肉搏的存量时代竞争惨烈。
市场饱和度增加、同质化竞争激烈、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因素,导致了茶饮、咖啡赛道的流量下滑,获客成本的上升和顾客粘性的降低,进而促使品牌寻求新的增长点。
长达两年的价格战,导致茶饮和咖啡赛道遭遇冲击。
低价促销将主战场降至“10元价格带”,行业整体利润率降低,没有让品牌业绩大增。财报显示,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亏损超4亿元,总市值从巅峰的近300亿港元跌至现在的21.99亿港元。星巴克、喜茶等品牌陆陆续续宣布拒绝价格战,拒绝低价等口号,引起市场共鸣。
竞争白热化,咖啡和茶饮品牌互相渗透。正如库迪咖啡的产品布局极为丰富,从咖啡、奶茶、烘焙、甜品、到现在试水的热食早餐等,覆盖产品体系非常广。而像是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茶饮连锁品牌,也通过设立咖啡子品牌,从茶饮跨界咖啡,分时一杯羹。
跨界布局茶饮咖啡者众多。“卤味一哥”绝味食品去年夏天在长沙的几家门店上新奶茶并登上了热搜,一度引发讨论和争议;海底捞则直接依托堂食门店,开设专门的“茶水铺”小型茶饮档口,既满足堂食顾客,也面向其他顾客方便携带,并且适时推出新饮品,据说曾经的那款“莓莓抹茶牛乳”在上架半年销售近930万杯,“火锅一哥”正在完成对饮品市场的精细化探索。
不止如此,蓝鲸新闻报道,零食品牌一鸣食品正在苦寻第二增长曲线,并推出了“奕程咖啡”项目,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平价优质的奶咖产品。在面临门店扩张遇阻和业绩承压的双重挑战下,一鸣食品这次押注咖啡红海赛道,对品牌经营又将带来什么贡献?又诞生一个咖啡竞争选手?
产品同质化,研发创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因为消费者新鲜感的保持度越来越低,该如何破解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一直是驱动品牌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摆摊卖奶茶的不在少数。比如,据说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被路边摊商贩以“5元复刻版”大量售卖,消费者纷纷表示“味道几乎一样”。这也严重削弱品牌形象,以至于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各种竞争,品牌选择跨界扩充烘焙、零食、轻食、热食等产品体系倒也能说得通。
正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所说: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和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适用于咖啡茶饮赛道。
小结
朝着“杂货铺”发展的茶饮咖啡店,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是盲目跟风。
比如,跨界增加新产品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是否是品牌解决经营难和实现生意增长的曲线?
如果是,就意味着企业要具备新品类的强大供应链能力和供货能力,克服在新领域的经验不足问题,以确保新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期望,避免品牌形象被稀释。
而且,不同品类之间的运营模式和市场需求可能存在差异,想要真正完成跨界,让新品类给门店带来实打实的订单和销量,往往还需要品牌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