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

2025年2月15日(周六)14:00

| 地点 |

苏州慢书房(观前街蔡汇河头4号,近临顿路地铁4号口)

△点击视频可看 慢读好书 - 《父恩 》

| 父恩 |

ManShuFang

父亲的南角墩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父子亲情不仅是一种自然的血缘关系,更是乡土生活中的核心纽带,承载着家族传承与伦理道德。

父亲作为家庭的支柱,既是劳动的主力,又是精神的引领者,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子辈的性格与价值观。


父子之间的情感往往表现得含蓄而深沉,既有严厉与威权,也有温情与默契,这种复杂而丰富的情感既是一种血脉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纽带,它承载着几代人的生命记忆与价值观念,构成了乡土中国最为厚重的一部分。

周荣池散文集《父恩》以江苏高邮的南角墩村为背景,用质朴真挚的文字描绘出一位农民父亲的复杂性格与生活细节。

书中展现了父亲在暴躁与温柔、质朴与狡黠之间的多重性格,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种父子亲情置于乡村生活的背景下,呈现了乡土中国特有的情感维度,使读者得以感受到那种扎根于泥土、贯穿于生活细节中的深厚情感,必将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

| 《父恩》分享会 |

ManShuFang

嘉宾简介

| 王尧|


王尧,苏州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兼及文学创作。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当代散文史》《“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莫言王尧对话录》《作为问题的八十年代》《历史·文本·方法》《王尧文学评论选》等,主编“新人文对话录丛书”、《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文革文学大系》等,另有长篇小说《民谣》、散文随笔集《纸上的知识分子》《时代与肖像》《我们的故事是什么》《日常的弦歌》等,先后在《读书》《南方周末》《收获》《钟山》《雨花》《上海文学》等开设散文专栏,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理论批评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批评家奖等。

| 房伟|


房伟,山东滨州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杜怀超|


杜怀超,徐州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居苏州。

| 周荣池|


周荣池,江苏高邮人。著有长篇小说《单厍》《李光荣下乡记》,散文集《一个人的平原》《村庄的真相》《村庄对我守口如瓶》等十多部,曾获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百花文学奖散文奖、紫金山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三毛散文奖。

| 父恩 |

ManShuFang

内容简介


《父恩》以里下河平原上的村庄南角墩为原点,用平实恳切的叙述,塑造出一位农民父亲的鲜活形象。

父亲的暴躁与温柔,质朴与狡狯,绝望与希望,由种种细节贯穿起村庄生活的点滴,将一幅真实而复杂的乡土中国实景呈现在读者眼前。

《父恩》是一份诚挚而深情的书写,旨在用文字为丰厚沉默的乡土赢得更多的荣誉和尊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