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感觉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成绩却像蜗牛爬坡一样慢?
肯定有!而且不少。
初中阶段,那些看似勤奋,实则无效的“假努力”行为,我总结了十二条,但凡中了5条以上的,抓紧调整,否则中考会吃大亏。
1、书包塞满书,回家就躺平。
每天放学时,书包沉得像装了砖头似的,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一样不落。可一回家,书包往墙角一扔,直接躺床上刷手机到半夜。那些书?连封面都没翻开过!
扎心真相:背回家的不是知识,是心理安慰!
2、只做简单题,难题全绕道。
数学卷子发下来,先挑计算题做,遇到压轴大题直接跳过,还美其名曰“先打好基础”。但考试时,难题一出现,瞬间傻眼。
建议:难题就像游戏里的Boss,多打几次才能升级!且中等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畏难,必须改掉这个心理,成绩才能冲上去。
3、错题本整整齐齐,脑子却空空如也。
错题本抄得比手账还精致,红笔蓝笔荧光笔轮番上阵,但抄完就丢在一边。等到考试前翻开一看:“这题我居然错过?!”
真相:错题本不是艺术品,搞懂错因才是关键!
4、上课狂抄笔记,脑袋却处于关机状态。
老师讲一句,你抄十句,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但老师问“听懂了吗?”你一脸茫然。
提醒:笔记是工具,不是任务!听懂比写满更重要。
5、三天打鸡血,五天葛优瘫。
周一立flag:“这周我要学到凌晨!”
结果周二就开始躺平,周末直接摆烂。努力和懒散的比例,大概是1:5。
扎心:间歇性努力,持续性躺平,成绩怎么起得来?学习需要真正的觉悟,自己真想学比别人推着你学效果要好上百倍、千倍。
6、学习浮于表面,从不复盘。
背单词只念不记,刷题只求数量,错了也不分析。考完试分数一出,还抱怨:“我明明很努力啊!”
真相:学习不思考,一直在机械式的抄抄写写,读读念念,真正能进脑的不多,就像吃饭不消化一样,吃了很多却还是那么瘦。
7、鸡汤收藏一堆,行动一点没有。
看到励志句子就截图,收藏夹里存了上百条“逆袭秘籍”,网盘存了10个G的“学霸笔记”、“速提分宝典”,但点开次数为0。收藏完之后转头继续刷短视频,内心毫无波澜。
建议:方法再好,不用就是废纸!动起来才是硬道理!
8、跟风买资料,买完就吃灰。
听说某学霸用了“神级辅导书”,立马下单同款。结果书到货后,连塑封都没拆,直接成了书架装饰品。
建议:资料不在多,吃透一本顶十本!
9、放假疯玩,最后一天狂补作业。
假期前三天:“时间还多,先玩会儿!”
最后一天:“救命!作业一个字没写!”通宵补作业时,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真相:拖延一时爽,补作业火葬场!对大多数成绩差的孩子来说,改掉拖延这一坏习惯,成绩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10、差生文具多,工具用不上。
荧光笔买齐24色,笔记本囤了十几本,计时器、错题打印机全备齐……结果学习时,最常用的还是一支快没墨的中性笔。
建议:工具再高级,不学习也白搭!
11、边学边玩,手机比亲妈还亲。
写5分钟作业,刷半小时手机。美其名曰“劳逸结合”,实际上一晚上只做了两道题。
真相:手机一响,智商掉线!学习的时候最好把手机拿开,离自己越远越好,不要出现在视线内,排除掉这些干扰,效率就上来了。
12、仪式感拉满,学习却不超10分钟。
书桌必须擦得锃亮,文具摆成直角,台灯调成暖光……等一切准备就绪,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
你这不是学习,是搞装修!前期准备越短越好,开机就运行,把行动拉满,而不是去搞形式主义。
以上这十二条,都是“假努力”的表现,如果你中了5条以上,中考真的悬了。真正的努力,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静下心来,把每一件小事做到位。
记住学习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方法。戒掉“假努力”,从今天开始,把“假装”变成“真做”!把上面这些不好的行为改正,那你的成绩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