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手机突然震动,小李摸黑抓起来一看——“明天不还钱,就让你全村都知道你是老赖!”

这已经是本周第8条催收短信。

你绝对想不到,全国每天有200多万人正在经历这种轰炸。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甩出重磅新规:晚上10点到早上8点期间骚扰客户,将对催收企业进行重罚!

江苏三部门也表示,将规范金融类短信和话音营销催收行为。

比如,此前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被罚55 万元,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被罚款 35 万元 。



更刺激的是,网上一位“金盆洗手”的催收员,他偷偷说:

“其实我们最怕用户做三件事,尤其是第三招,一用就灵...”
一、催收短信背后的黑暗算术
“系统设定凌晨2点自动群发,因为这个点人最崩溃。”

前催收员阿强透露,82%的暴力催收发生在晚上8点到早上6点,有人甚至收过带葬礼照片的恐吓短信。
但你知道吗?这些短信可能是“碰瓷式催收”——有些压根不是你的债主!



江苏最近查获的案子中,30%的催收短信连借款人名字都搞错,纯粹是广撒网骗怕的。


“他们赌的就是你心虚!但如果你回一句‘把借款合同拿出来看看’,80%的骗子立马怂了。”
二、新规狠招:晚上10点后发短信直接罚哭
这次新规可不是闹着玩的:
时间红线:早8晚10之外发短信?重罚几十万!

催收对象限制:不得向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短信和语音催收。




次数限制:一天超过3条算违法(亲测有效:我连着收5条后说要举报,对方秒道歉)


内容禁忌:敢用“老赖”“社会性死亡”这些词?等着吃官司吧!
“催收员私下说:超过晚上8点的短信都是试探,你只要吼一句‘我录音了!’,他们比兔子跑得还快!”
三、最新骗局!这种“官方短信”正在掏空你的钱包
最近出现一批高仿短信,长得和法院通知一模一样,点开链接却要输银行卡密码。南通有人3天被骗50万,关键细节太坑人:



号段伪装:真正法院都用12368,那些1069/1068开头的全是李鬼。


话术升级:现在不说“你欠钱了”,改说“你朋友欠钱不还影响你征信”。


终极套路:假装给你退利息,其实在偷验证码。


四、亲测有效的反催收神操作


魔法口诀:接到电话就说“工号报一下,我要找银保监会核实”。


致命大招:微信搜“12321举报助手”,上传截图自动生成证据链。(网友亲测3天就让对方停催)




终极武器:搬出《民法典》第1034条、第1183条,《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向催收公司索要精神损失费。
“离职主管爆料:催收员也有KPI!拖够3分钟不挂电话算有效催收,所以你越早挂断他们越惨...”
五、这些人的钱他们根本不敢催


录音狂魔:开口就是“我正在录音,请重复一遍刚才的话”


较真大师:每天准时9点打电话催问处理进度。


法律鬼才:能把《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内容倒背如流。
总结:


下次再收到暴力催收短信,别手抖也别心慌。记住三句话:

☞晚上10点后早上8点前催收的都是纸老虎
☞要工号比骂人管用100倍
☞各种投诉、举报渠道都别放过

现在就去翻翻短信箱,如果有违规催收,反手一个举报说不定还能赚顿火锅钱!



不过,这仅仅是对于暴力催收而言,如果人家只是合法的催要欠款,那就没办法了。

而且,从实践来说,国家对于暴力催收的打击力度还远远不够。

此前,有催收企业联系不到欠款人,违规骚扰第三人,后经法院诉讼,也不过就是登报道歉,银行和催收公司共同赔了1万元。

这样的处罚,震慑作用能有多大?

此前有网友说,互联网公司的终极目标是放贷。

现在看来,还真有一些道理。

阿里、京东、360、小米、美团、百度等巨头们纷纷布局信贷业务,各种中小网贷公司更是数不胜数,也让这个行业鱼龙混杂。

不能否认,网贷的确提供了很多方便,让一部分不被银行青睐的群体,也能获得急需资金。



然而,不加限制的放肆疯长,也让这个行业臭了名声。

怎么规范信贷市场,让它回归到健康的发展状态,我们的监管部门,无疑还需要做的更多!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