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发布21款智驾车型、最低售价仅6.98万元,三款“天神之眼”智驾方案同时公开,未来10万元以上的车型全系标配智驾能力......
就在2025年2月10日晚间,比亚迪方面用一场“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告了旗下车型将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同时也让“智能驾驶”成为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车市的热点。
“天神之眼”三版本齐发,三目视觉成最大亮点
其实,这并非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第一次与消费者见面,在此之前就已经可以在其部分车型上看到名为“DPliot”的相关配置。而DPliot在此前的产品宣传里,其实就已经有了“天神之眼”的别名。
然而比亚迪这也不只是简单的产品重新命名,因为在“天神之眼”这个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的名称背后,同时也包含了他们对于旗下智驾技术的一次重新整合。
具体来说,此次比亚迪一共发布了“天神之眼”的A、B、C三个版本。其中天神之眼A使用三激光版本,未来主要服务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为单、双激光版本,将被搭载在腾势以及比亚迪的部分车型上;使用三目视觉方案的天神之眼C,才是此次活动中真正的重头戏,同时也会是未来大多数比亚迪旗下车型实现智驾普及的关键。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天神之眼C”使用了全球独创的“5R12V12U”方案,即3颗前视摄像头、5颗周视摄像头、4颗环视摄像头,同时还有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特别是前置的三颗800万像素摄像头,可实现近似激光雷达的稠密点云,探测距离最远达350米,能做到对路面不规则障碍物的精确识别。同时在雨雪、夜间等场景,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则能补足摄像头的环境感知能力。
在具体功能上,天神之眼C可支持全国高快领航,包括自适应巡航、智能跟车、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功能。同时它也实现了全场景的智能泊车,包括侧方停车、倒车入库等。
除此之外,根据比亚迪方面在此次活动现场公布的“彩蛋”显示,针对非高快道路场景,天神之眼C其实也支持记忆领航功能。其可实现诸如红绿灯自动启停、复杂路口同行、自动超车、全场景绕行礼让等,一系列高频通勤道路场景的智驾辅助体验。
将智驾做到10万元以内,比亚迪靠的是什么
纵观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国内车市,大家往往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智驾更像是“新势力”喜欢讲的话题,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优势则似乎更多体现在“三大件”的积淀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上。
但很显然,伴随着此次高调发布“天神之眼”,比亚迪正在以比新势力都还要更激进的态度,将“智驾”变成自家产品的新话题。特别是“10万元以上全系标配”的口号,更是直接抢占了新势力普遍都还未完全布局的家用车市场,“压迫感”不可谓不足。
然而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对于比亚迪、还是其他新老车企来说,智驾配置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都只是20万元以上车型才有可能选装的高成本部件。那么,比亚迪到底是如何“一夜之间”实现智驾配置平权的呢?
大家不妨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这三款“天神之眼”系统上,细究它们的配置信息不难发现两大特点。一是从百万级豪华车的“天神之眼A”到不足十万元就标配的“天神之眼C”,它们之间的传感器组合差异其实非常小。除了激光雷达和(三目)视觉传感器之间的“取舍”之外,其他的辅助传感器部分无论选型、甚至是数量都极其相似。
另一点则在于,比亚迪在智驾主控芯片的选型上似乎比较“吝啬”。只有最高配的天神之眼A才用了双NVIDIA Orin X的方案,而定位数十万元车型的天神之眼B则是单Orin X,至于天神之眼C,则有Orin N和地平线J6两种设计。
这是什么概念呢?将视线投向同期的新势力旗下车型就不难发现,比亚迪的这些竞争对手往往在智驾芯片上表现得非常“大方”。比如它们很多二三十万的车型就已经是用的双Orin X,甚至还有更高算力的方案。
但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这里。要知道对于智驾系统的表现来说,芯片算力高低固然重要,但优秀的算法以及整套系统的“磨合”程度,很多时候其实往往更为关键。
根据此前的相关报道显示,比亚迪近段时间在智驾算法模型上的迭代速度“相当快”,甚至已经追平了一些新势力智驾先行者的脚步。而方案更加统一的传感器设计,也使得比亚迪可以更加“集中精力”,用更快的速度将自研智驾算法在旗下车型中实现打通、普及,而这却恰恰是那些智驾设计几乎“一款一个样”的品牌最大的短板。
比亚迪开始“拼智驾”,他们真正的优势在于规模
在比亚迪这场活动之后,我们三易生活注意到,不少人都觉得由于比亚迪喊出了智驾这个口号,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智驾能力、智驾配置会再次成为各家最为重要的宣传方向之一。
但我们反而并不这么认为,正如前文已经提及的那样,比亚迪这三款“天神之眼”系统真正的优势,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有多少个传感器、有多么高算力的芯片。反而是其规模巨大的产能所带来的供应链成本优势,是他们压倒性销量所带来的长期潜在的智驾训练量优势和算法优化速度,更是未来比亚迪更多智驾车型全面投放市场后,所导致“规模效应”可能带来的、潜在的行业规则制定者这一地位优势。
上述这三点对于很多其他车企来说,是无论堆再多的传感器、用再强的算力芯片也很难实现的。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当未来满大街跑的智驾车型里绝大多数都挂着比亚迪的logo时,对于它们而言,再去实现更进一步的车联网、智慧交通体验,真的很难吗?
所以对于比亚迪来说,2025年2月10日晚间举行的这场发布会,或许是他们智驾时代全面开启的标志,但对于更多的从业者而言,还真不见得就一定是全行业单纯比拼“智驾配置”的爆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