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涛

  在前不久召开的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贵州省省长李炳军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强调,要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并提出了2025年贵州省粮食生产的目标任务和要求。2025年,贵州省将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力争粮食单产提升2%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今年贵州省还将优化粮油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粮油储备能力。建好崖州湾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新建和改造提升200万亩以上。

  报告里有关粮食安全工作的内容成为参加此次会议尤其是来自贵州粮油主产区的人大代表们审议的重点。遵义市是贵州省粮食主产区,遵义市播州区是贵州省粮食生产大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2024年,该区完成粮食种植面积89.9万亩、产量25.79万吨,产值16.22亿元;种植油菜36.95万亩、产量5.51万吨,产值3.91亿元。

  贵州省人大代表、播州区区长张红兵表示,2025年将坚决抓好报告在播州区的落地落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今年该区将深入开展稳粮增收保供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提升作物单产水平,确保单产水稻提升2%、高粱提升5%以上、玉米提升10%以上;将深入开展绿色高效现代产业提升行动,建强以水稻、生猪、辣椒、肉牛等为主的9条产业链;将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与保护,持续提升“播州红”“遵香”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推进“黔货出山、遵品入沪、遵品入渝”。今年播州区还将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赋能深化攻坚提升行动。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据介绍,播州区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2024年,通过增加投入、结构调整、设施配套和科技应用,进一步优化各类产业组合模式,多措并举,最大限度激活增收潜能,推广“长短结合、高矮搭配、一水两用、一季多收”等模式,推动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

  遵义市绥阳县是贵州省粮食生产大县,2024年,该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87.87万亩,在遵义市排名第三,粮食总产量26.06万吨,在遵义市排名第二。贵州省人大代表、绥阳县县长曾建祥表示,2025年,绥阳县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居于重要位置,确保完成粮食种植面积87.87万亩、产量26.06万吨以上。围绕“1+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落实粮食高产示范点180个以上,做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粮食作物单产较2024年提升2%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0%以上;种植“绥阳锌硒米”3万亩以上、酒用有机小麦2000亩、有机红粱10万亩。

  据介绍,2024年,绥阳县聚焦良种、良技、良法推广,提升粮油品质、产量。该县重点开展粮食繁种生产基地建设、联合育种攻关和商业化育种及市场推广,2024年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5%。该县还落实基础性服务粮食示范点126个,总面积4.2万亩,实施粮食揭榜挂帅榜单40个,积极推进耕、种、管、收“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服务,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应用,2024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27%。

  菜籽油是贵州的传统食用油,油菜是加工菜籽油的主要原料,抓好油菜产业是保障贵州粮油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是贵州省油菜种植大县,也是贵州省油菜良种繁育大县,为贵州省油菜产业提供种源保障。贵州省人大列席代表、长顺县县长令狐昌洪告诉记者,2024年,长顺县油菜种植完成12.5万亩,排名贵州省前列,2025年,全县将继续抓好油菜生产,努力实现单产提升4%—5%,亩增效70—80元,力争油菜种植完成13万亩。

  据介绍,2024年,长顺县制种油菜种植面积达8654亩,全县商品油菜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产量达1.58万吨,单产达每亩242.58斤,总产值达9460万元,居贵州省前列。长顺县打造贵州领先的油菜产业集群高地,推动油菜产业从种子研发、推广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发展。该县成功创建了全国种植业(油菜)“三品一标”基地、贵州省油菜良种繁育基地,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油菜—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还成功选育出油研2020、宝油187等含油量超过50%的优质“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中4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油菜新品种登记。长顺县强化“双龙头”引领油菜产业,大力发展油菜种和油菜籽订单生产,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已建成1条每小时10吨的油菜种子包装生产线,贵州长顺桂康粮油有限公司推动年产3万吨菜籽油生产线投产达产,是目前贵州省浓香压榨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