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立春后的中原大地上,农田里小麦苗整齐排列,生机盎然。作为产粮大省,河南是我国小麦、玉米的主要产地,生产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小麦、十分之一左右的粮食,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2024年,河南小麦单产、总产均稳居全国第一。
如今,河南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农耕方式、手段、技术深刻变革,为粮食不断增产保驾护航。“‘五良’集成助力河南实现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巍峰告诉记者,“五良”就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通过不断向良田要产量,把农田变成良田;向良种、良法要产量,让良种配合良法实现高产;向良机要产量,主粮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让农业生产智慧高效。
孙巍峰介绍,河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7%,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如今,河南农业生产已基本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人工耕作模式。
“要想提高粮食产量,从种到收都不能出问题。我使用先进的播种机进行播种,分蘖率高、麦苗稠、间隙小,省肥省水产量高。”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师寨镇南赵庄村的种粮大户李刚说,他种植了600亩小麦,产量年年提高。
在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白庄村想念农场,高标准农田呈现出一派现代农业的景象。长长的平移式喷灌机在麦田里喷出雾水,高效灌溉。想念农场发展了60万亩土地,通过“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储存”“统一加工”的方式,以优质粮食品种种植保障了粮食供应。
河南不止在农业数智化发展、机械化生产上积极作为,在耕地保护上同样坚决执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河南各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连续8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坚决守护好、发展好中原粮仓。 (经济日报记者 赵淑兰 张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