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1日讯(记者 史思同)近日,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水发集团旗下水发港航有限公司(简称“水发港航”)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中信金融资产”,并完成注册资本及股权变更。
此次增资扩股落地后,中信金融资产成为水发港航持股超39%的第二大股东,同时,水发港航注册资本增加约5434.78万元至13834.78万元。此外,随着中信金融资产加盟,水发港航的经营范围也完全改变。
对于上述投资的具体出资情况,以及加盟水发港航的考虑和相关规划等问题,财联社记者联系中信金融资产进一步了解,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结合水发港航此前挂牌信息来看,中信金融资产此次投资额或不低于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业绩逐步回暖,近年来,中信金融资产对外投资持续加大,2025年以来已接连投资至少五家企业。此外,中信金融资产数月前披露的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方案,合计投资规模更是最高可达503亿元。
战略入股水发港航超39%股权
具体来看,中信金融资产投资水发港航一事可追溯至3个月前。2024年11月,水发港航通过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拟采用增资扩股方式引进1家战略投资者。
项目信息显示,水发港航该次融资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不高于18亿元,挂牌每股底价不低于22.08元每股。同时,此次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为35.03%至49.25%。最终持股比例以实际募资结果为准,募集资金总额超出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优化股权结构,偿还存量负债。”水发港航称。为满足其增资扩股的需求,水发天源将所持有菏泽市7家水务公司的全部股权划转至水发港航名下。同时,水发港航注册资本也由2.5亿元减至8400万元。
随后,2025年1月份,水发港航将上述多家水务公司股权出质给中信金融资产,其中包括山东巨野巨源水务、鄄城泓源水务100%股权,以及所持山东东源水务全部2920.0万股股份(持股占比约51%)。
直到2月8日,水发港航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等方面完成工商变更,这一增资扩股项目正式落地。其中,该公司注册资本由8400万元增加到13834.7826万元;同时,原股东山东水发天源水务集团持股比例由100%降至60.7165%,中信金融资产成为其持股39.2835%第二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水发港航成立于2020年3月,为水发集团旗下公司,主营港务航运工程开发,水运基础建设、管理和运营,业务涉及内河航运、海港、铁路物流等产业。
不过随着中信金融资产加盟,水发港航的经营范围一同也发生了变更。其中,一般项目由“国内船舶代理;国内贸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等多项内容,变更为“水资源管理;水利相关咨询服务”。许可项目由“道路货物运输;省际普通货船运输、省内船舶运输;港口经营”变更为“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自来水生产与供应”。
近年对外投资持续加大
对于上述投资的具体出资情况,以及加盟水发港航的考虑和相关规划等问题,财联社记者联系中信金融资产进一步了解,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金融资产的前身正是昔日四大国有AMC之一的“中国华融”,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业务、金融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2022年3月,公司党委划转至中信集团党委管理。2024年1月,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随着中信集团入主,曾陷超千亿亏损的中国华融(即中信金融资产)经营开始逐步复苏,同时其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加大。
企查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中信金融资产年内已接连对外投资了包括水发港航在内的五家企业,对其中三家企业认缴出资额合计约为4.27亿元。
此前2024年11月份,中信金融资产还曾推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方案,包括进一步购买中信股份4.88%股份、进一步购买中国银行及光大银行股份、设立单一资产服务信托开展投资等,合计投资规模最高可达503亿元。
“近年来,本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开展了一系列投资配置,取得积极成效。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本公司拟在前期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路径,加大投资配置力度。”彼时,中信金融资产如此表示。
从经营情况来看,近年中信金融资产业绩正逐步回暖。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度其集团归母净利润预计为人民币90亿至100亿元,同比增长410%至466%。这一盈利规模,已然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