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上聚力攻坚求实效。加快标志性改革落地见效,厚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

青岛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F级国际机场,与北京大兴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相媲美;空港综保区是山东唯一的空港综保区。两者皆是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青岛机场与空港综保区联动,将催生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2024年,青岛机场进出口货值达1242.1亿元,增长超3成,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空港综保区实现货物进出口40.42亿元,同比增长180%,帮助企业增加30%业务量,提升物流运输效率20%以上。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青岛机场与空港综保区相互赋能,为青岛临空经济突破发展形成合力,打造青岛对外开放门户。

01

大通道带动大贸易

空港综保区因机场而生。青岛机场拥有密集的航线网络,2024年青岛机场开通客运航线217条、货运航线16条,通达15个国家24个城市。一条条航线网络,如同“路由器”连接着国内外众多城市和地区。这为空港综保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辐射范围,使其能够便捷地与全球各地进行贸易往来,拓展国际业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空港综保区作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空港综保区日益成为促进外贸发展、构建开放型格局、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



千里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供应链企业。公司综合部经理盖岐山介绍,对于一些时效性强的商品,如潮牌鞋帽等,机场的快速运输优势可以保证货物的价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工企业“按需下单”,公司“按单结转”,实现“即需即用”,为加工企业稳定生产、抢占市场赢得先机。

依托青岛机场高端产业入口,再叠加政策优势,空港综保区变“流量”为“留量”,以贸易“便利度”促进产业“繁荣度”。

自开关运行以来,空港综保区便瞄准了培育国际物流和贸易、集成电路、航空维修制造、融资租赁和交易研发4大产业。

一年来,一个个产业项目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千里行国际名品展销及仓储中心于2024年3月18日正式投产,最先开展的品牌鞋服进口业务在3个月内就实现进口超10万件业绩;

和兴耀达在山东省实现“1210”跨境保税出口业务的突破,货物在区内完成理货后批量出口至位于美国已备案的海外仓,形成“综保区前置仓+海外仓”联运模式;

作为韩国最大跨境电商平台Coupang的重要合作方,韩国CLT供应链项目落地后利用综保区转口贸易功能,为各大海外品牌方、大宗供货商以及跨境电商卖家,提供了全模式的跨境物流链路解决方案。

02

打通“进”“出”通道

机场是一座城市连接世界的脐带,而航空运输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集成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抓手。

记者从青岛胶东机场海关了解到,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联合青岛胶东机场海关,共同推动园区企业实施空运进出口货物在各场所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动进出口货物特别是进口高价值货物的高效通关,保障效率由行业常规的3—5小时压缩至平均1.3小时,为本地制造业节省14%左右的物流成本。

与此同时,青岛机场还打通空港综保区的通关物流信息,推动海关监管场所卡口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天驰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供应链企业。公司关务主管庄清介绍,卡口管理模式优化后,非报关货物不仅可以实施便捷进出区的管理模式,而且企业可根据分类分级管理原则,灵活填写核放单申报要素,优化重量验核,单证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

2024年空港综保区实现货物进出口40.42亿元,同比增长180%,帮助企业增加30%业务量,提升物流运输效率20%以上,节约仓储、物流成本超800万元。

03

临空经济腾飞“动力源”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机场与空港综保区同在临空经济示范区内,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青岛机场与空港综保区的绝对优势,加速集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生产效率高、时效性强的新质生产力,形成外向型产业高地,成为青岛临空经济腾飞的“动力源”。

2024年,临空经济示范区突出引领型发展导向,坚持聚产业,加快打造高端临空产业基地,积极融入和服务“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以产业链供应链思维明确7条主攻产业链,围绕航空航天、现代服务、高端制造三大方向,整合青岛机场、空港综保区等资源要素,展开项目深度策源。



数据显示,2024年,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功签约青岛上合国际免税城、碳管理体系(上合)服务中心项目等18个项目,推动青岛航空培训基地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联邦快递、和兴耀达等10个项目竣工或投产,重点在谈山东太古、中国邮政青岛邮件处理中心、晶通科技、中国机械总院等33个项目,构建起了指向明确、层次高端、业态丰富、滚动推进的现代化临空产业生态--

2024年11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花落”临空经济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基地建设,上合示范区绿色低碳科创园规划面积288亩,总投资 43亿元,总建筑面积 45.8万平方米。其中生态环保基地启动区建筑面积 2.79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

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青岛都市圈的“流量入口”,更是高端消费和新消费业态的主力区域。中免免税城项目作为上合自贸空港的核心项目、上海合作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的龙头项目、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的重点支撑项目,将打造集免税商业、高端酒店、文旅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旅游零售综合体。

更加享惠、更大开放、更富动能。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临空经济示范区充分运用“上合策源+临空支持+保税+口岸”叠加优势,建好空港强枢纽,集聚产业大流量,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推青岛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上合组织和旅游文化之都以及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加速成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