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有故乡的人》在春节前上市,恰逢春运,引得许多返乡游子的共鸣。
《有故乡的人》不仅是一本“异乡人”的共鸣之书,不同经历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的连接点;也是一本“漂泊者”的乡愁之书,剖析了时代变迁中人们对于故乡复杂又深厚的情感;更是一本“念旧者”的回忆之书,文笔细腻、叙事生动,用最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最真挚的感怀。
今天,分享一篇优质书评,与君共赏。
文 | 沙沫
故乡,宛如文学创作的无尽源泉,孕育出无数触动人心的篇章。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描绘出湘西边陲小镇的淳朴风情;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展现了高密东北乡的野性与生机;鲁迅的《故乡》,饱含着对旧时代故乡的深沉思索;贾平凹在作品中刻画出商州大地的厚重与沧桑;刘亮程则以细腻笔触书写黄沙梁的岁月变迁;国外作家福克纳构建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同样是以故乡为蓝本展开的文学传奇。
在众多故乡书写佳作中,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春节前夕面世的《有故乡的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作家阿来说:“故乡是我们抵达这个世界深处的一个途径、一个起点。我们出生的村庄是熟悉的故乡,但更大的还是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和它背后构成社会的那个人群。故乡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理性而深刻地理解故乡,并通过这片土地来认识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故乡的人》突破了单一的地理概念,将故乡延伸至历史、文化和精神层面。
沈从文笔下的故乡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世外桃源,莫言的故乡则是原始生命力的迸发之地,鲁迅的故乡承载着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而本书作者且解金龟(本名胡森林)的故乡,起始于湖南衡阳的普通乡村,这是他生命的原点。
书中既有对乡村生活的真实还原,又将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使故乡成为一代人共同的精神原乡。
在《乡雪》中,从北京街头一场淡淡的雪,作者思绪飘回到故乡的雪天。那雪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承载着儿时记忆、家庭情感以及家族故事的载体。
作者回忆与父亲在雪天赶往姑奶奶家祝寿的经历,途中遇到的人与事,父亲讲述的家族往事,都让故乡的形象在岁月与情感的交织中愈发丰满,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人无法同时拥有故乡和对故乡的感受。书中“还乡”与“漫游”两部分的设置别具匠心。在文学创作中,“离开故乡——怀念故乡——回归故乡”是常见的叙事模式。福克纳笔下的人物在离开与回归中寻找自我,贾平凹的作品也时常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疏离。《有故乡的人》同样遵循这一模式。
“还乡”部分饱含着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儿时的回忆、熟悉的乡音、质朴的人情,这些细节构成了一幅温暖的乡村生活画卷,让读者感同身受。
在《酿酒的母亲》里,母亲酿酒的过程,从准备材料到精心酿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浓浓的亲情。母亲对酿酒的执着与用心,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的展现,更是对故乡传统习俗的坚守,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故乡的温暖与美好刻画得淋漓尽致。
“漫游”部分则展现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迷茫,与故乡的分离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这种情感的对比和冲突,使作品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在《人歌人哭》中,作者讲述了离开故乡后在不同时期的中秋经历,高中时的落寞、大学时的惊愕、工作后的忙碌与坚守,这些经历都与故乡的中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作者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
在叙事结构上,“还乡”与“漫游”的双线交织,使故事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作者对“怀乡病”的理性思考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在当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许多人远离故乡,“怀乡病”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莫言在作品中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对故乡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而本书作者在怀念故乡的同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警惕记忆的美化和虚构。他深知乡村生活的艰辛,不愿将乡村描绘成虚幻的乌托邦,而是以真实的笔触展现乡村的全貌。
在《清花河畔读书郎》中,作者回忆了自己放牛的经历,放牛虽有美好的时光,但也面临着牛偷吃庄稼等现实问题,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生活中的小麻烦,真实地还原了乡村生活的原貌。
作者还对“故乡的沦陷”这一观点进行了反思,强调乡村发展的主体是村民,“乡愁者”不应将乡村视为被改造的客体,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乡村发展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从文学审美价值来看,《有故乡的人》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作者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故乡的故事,这种质朴的文风使作品更具亲和力,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乡雪》中,对雪天景色的描写,“世界好像一夜之间长了一层白色的皮肤。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屋顶上,田埂上,雪均匀地铺衬着,天地之间只有形状,没有了颜色差异”,语言简洁而生动,将雪后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无论是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还是对人生的感悟,都能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人歌人哭》中,作者通过回忆不同时期的中秋经历,表达了对故乡、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反思自己与故乡的情感联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在忙碌中迷失自我,忘记了自己的根。《有故乡的人》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故乡的关系,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归属感。同时,书中对乡村发展的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关注乡村的真实需求,尊重乡村的发展规律,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有故乡的人》对当代人有着诸多启示,在众多故乡书写作品中独树一帜,它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故乡的多元面貌,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
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故乡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引导当代人探寻自我、寻找精神家园的启示录。
《有故乡的人》
作者 且解金龟
出版日期 2025.01
当当购书链接
博库购书链接
编辑推荐
“异乡人”的共鸣之书,不同经历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的连接点。“漂泊者”的乡愁之书,剖析了时代变迁中人们对于故乡复杂又深厚的情感。“念旧者”的回忆之书,文笔细腻、叙事生动,用最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最真挚的感怀。
且解金龟
且解金龟,本名胡森林,湖南衡阳人,资深“北漂”,写作名师与畅销作家。穿行于历史与文化间的漫游者,笔耕不辍的输出者,涉猎广泛的知识杂食者。
↓ 点击名片,关注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