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原意为“ 上元节的晚上”,后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等习俗。明天正月十五,记住”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习俗,阖家团圆幸福满!



一、吃三样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都是传统习俗。汤圆的种类多种多样,味道有甜有咸,甜味的有桂花、山楂、什锦、豆沙、芝麻、花生,水果馅等。咸味的有猪油,肉馅,梅干菜肉馅等,素馅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北方人最钟爱甜味的汤圆,南方人却偏爱咸味汤圆。



材料:糯米粉、菠菜汁、肉馅、酱油、蚝油、盐、花生油、葱末,姜末



做法:1、肉馅中加入酱油,蚝油,盐,花生油拌匀,加入葱末姜末,用筷子充分拌匀,即成为汤圆馅。2、菠菜洗净,放入料理机中,加入少许清水搅打成菠菜汁。3、把菠菜汁直接倒入大碗里,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和成稍硬一些的糯米面团。4、把糯米面团揪成大小一致的小面剂子,拿一个团成圆球,按扁中间按一个窝,放上肉馅,收口捏紧,团成圆圆的汤圆,就包好了,全部包好以后放到盘子中。5、锅里放上清水烧开,改成小火,煮上汤圆,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锅,盖上盖子小火慢慢焖熟,汤圆漂起来就熟透了。



2、吃饺子

正月十五吃饺子是传统食俗,每逢团圆节庆日,饺子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单纯食物,而是被赋予区别于日常的特殊含义,从年三十吃到元宵节吃饺子,讲求的是“更岁交子”、“新旧交替”,饺子馅也被赋予全新解释,酸菜通“拴”,白菜通“财”,芹菜通“勤”,各种意思综合一起,就有“吃饺子、交好运”的传统说法。



材料:面粉、羊肉、花椒水、葱末、姜末、盐、生抽、老抽、花生油



做法:1、羊肉的筋膜去掉,细细的剁成肉馅,加入花椒水搅打均匀,花椒水每次可以少量加入,打匀后再加如此循环,然后再加入生抽,老抽,盐,姜拌匀,最后加入花生油锁住水分,加入葱末拌匀即成。2、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静置后揉匀揉光,搓成长条,揪成小剂子,擀成饺子皮,饺子皮可以擀制的薄一些饺子更好吃。3、拿一个饺子皮,放上适量的馅料,两手捏紧,饺子就包好了,重复步骤把饺子全部包完,放到盖帘上。4、锅里加入清水烧开,把饺子煮上,用勺子轻轻推动饺子,让饺子动起来防止粘锅,盖上盖子大火煮开,撒少许冷水,继续盖上盖子煮,基本重复三次饺子就可以熟透了。



3、吃发糕

正月十五,许多地区都有蒸发糕的食俗。发糕寓意着 “年年高、步步高”,不仅有着美好的寓意,其松软可口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也让人百吃不厌。



食材:中筋面粉、玉米粉、鸡蛋、水、白糖、发酵粉、葡萄干



做法:1、中筋面粉和玉米粉,泡打粉,过筛入大碗,水加入酵母搅拌均匀,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打散搅匀。2、晒过的面粉加入白糖和蛋液,加入酵母水,搅拌均匀至无干粉状态,具有流动性的稀面糊。3、模具四周和底部刷油,将面糊倒入模具,抹平表面。4、模具加盖,发酵至两倍大,发糕才会蓬松,有漂亮的孔洞,表面放红枣或者葡萄干。5、水烧开后放入模具,中火蒸30分钟,关火5分钟后揭盖。6、发糕放至不烫手后即可脱模,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模具下面,双手捧住模具轻轻往下拉即可脱模,用塑料刀贴着发糕底部平划过去,即可脱去底模。



二、做二事

1、蒸面灯

正月十五是一个传统的花灯节,除了看花灯、闹花灯,自家蒸灯也是少不了的,很多地方都有十五蒸灯的习俗,据家里的老人说:“十五蒸灯照一照,日子红火又吉利”。正月十五到了,记得蒸面灯,取个好彩头!



2、猜灯谜

元宵节一项传统活动就是猜灯谜,猜灯谜不像踩高跷、赶旱船等需要专业培训,这是一项广泛流传,非常简单而且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民俗活动,“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元宵节里张灯结彩,猜灯谜给喜庆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三、忌一事:忌洗头剪头

正月十五这一天,忌讳洗头和剪头。因为“发”与“发财”谐音,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洗头或剪头会破坏一年的财运。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