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最大新闻,应该是张兰和汪小菲的抖音号因为“借机炒作和发布谣言,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既不尊重逝者及家属,也伤害了公众的感情”被平台永封;不久后微博也跟上,封禁了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
对于平台处罚结果,张兰和汪小菲并不认同,汪直接在300多人的大群里质问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热知识:抖音和tt是分开运营的),并且在朋友圈发文要和张兰断亲。
另外,很多读者也知道我还没出月子(这些天写的东西确实仅为了维持内心秩序和正义),今天这篇也是我为大S事件写的最后一篇文章,前提是不再有新的谣言和对死者莫名其妙的攻击出现。
以防有人微读40%就太长不看,照例先把文章主旨和观点亮在最前面:
1、大S去世短短七天之内,有哪些谣言疯传?
2、短视频时代谣言的生成机制是什么?为什么谣言如富江一般极速孳生,辟谣却总会陷入困境?
谣言,不死的富江
大S噩耗传出后,网上的谣言就花样百出,像富江一样不停孳生出新的肢体。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信息误传,有一部分纯粹胡编乱造。
谣言一:大S在日本的就诊经历。
网传:“据町立医院急诊科记录显示,患者血氧饱和度已降至89%,肺部出现明显湿啰音,但在注射退烧针后,患者执意回旅馆观察。”
这个“就诊记录”出自网友爆料,当时很多医学大V就指出不可信,因为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就属于重型流感了,应该马上吸氧。另外,经IP位于日本的网友@还是这个阿毛查证,大S旅游地(箱根)附近并不存在“町立”医院。而初始爆料者@ABMKKI被打假后,已经删号跑路。
谣言二:大S去世前想穿跟汪小菲结婚的白纱裙。
这个“知情人士透露”的知音体小文章全网都没有明确出处,也没有正式的繁体中文报道,却在各个平台热转。
谣言三:汪小菲包机接大S骨灰回家。
这也是最离谱以及最让人无语的一条谣言。
2月5日晚,有抖音账号名为“夏小健”的网友,称汪小菲包机送大S回家,汪小菲还支付了200万的包机费用,因为他不允许大S骨灰像货物一样被运回来,而是要体面返台,还做好了安置子女和前岳母的准备。
随后张兰的账号点赞了这条视频,让“汪小菲包机”的内容迅速登上热搜,加上“夏小健”之前和张兰汪小菲母子互动频繁,曾多次出现在张兰直播间,自称“干儿子”,在麻六记工作,和汪小菲连麦喊“菲哥”,很多网友都相信了他的话。
同时微博上也有一位自称律师的“知情人”,说是汪坚持包机并承担费用。
2月6日上午,小S通过经纪人明确回复:“我姐姐的后事,包括包机等所有安排,都是由徐家人负责。一切事情都是徐家人和我老公Mike在处理。现在为什么会出现是汪小菲包机的这个谎,我实在无法理解!人在做天在看,尤其我姐姐现在也在天上了,这种让人无法容忍的谎言还要继续出现吗?”
6日晚上,大S返台的私人飞机公司Jetbay也发声澄清,确认所有费用都由徐熙娣全额支付,与网上流传的其他说法无关。
得到明确辟谣之后,网友“夏小健“账号已经全部清空并被禁止关注。张兰母子的抖音账号被永久关闭,直接原因也源自这起“包机谣言”。
张兰为自己喊冤,认为自己只是并没有核实事件,而自己和夏小健也没那么熟。
这个就有点见外了,张兰母子跟夏小健熟肯定是熟的。
核不核实事件不影响兰姐点赞也是真的,毕竟兰姐就连自己亲口说的话也从来不去核实,比如张口就来的“万达赞助汪小菲婚礼事件”,还有“我和张颖颖不熟”但两个人的合影全网可查这件事。
谣言四:小S坚持把大S骨灰放家中,是为了逼前夫继续缴房贷。
这个谣言几乎和包机事件同步,当时台媒报道:“据传”小S太过悲伤,几乎完全没有办法做任何决定。最后家人做出将骨灰坛放在家中的决定,说小S可以每天“看到”姐姐,跟她说说话,大S也不会被孤伶伶放到灵塔里。
这里再跟大家说一个新闻操作中一眼识别不严谨信源或者假新闻的技巧:凡是有“据传”“知情人士透露”“据称”这种字眼,新闻全文里又并未向当事方求证的,可信度都得打个折扣。
所以这个“将骨灰坛永远安放在家中”的消息自爆出之际就相当可疑,虽然未经证实但此画面反传统又很有戏剧感,于是谣言孳生,变成:
小S这么做,是为了让这个房子“卖不出去”,让汪小菲继续缴纳房贷。
之后,小S通过经纪人做了说明:
“因为每次聚餐,都会聊到生死话题,然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大S就明确提出过自己想要环保树葬。”
所以徐家人目前正在为大S申请树葬,举行树葬之前,骨灰才会暂时放在家中。
除以上几则谣言,大S的经纪人也专门做了一些辟谣,提到了妹妹唱歌跳舞并删除视频那件事。
这也是目前小S受到最大争议的一点,很多网友认为是徐家人对大S病情的不重视,才酿成如此悲剧。
目前大S的就诊流程并没有被媒体详细披露,没人知道小S在录视频时大S是怎样的状态,但可以查到的报道是:大S送医急救时,在姐姐生死存亡关头,她一直没离开医院半步,直到当地医生宣布大S急救无效。
她无法接受姐姐死讯,当场在医院哭到瘫软在地。
另外,流感重症的恶化和猝死从来不是一道可以按照公式来做的数学题。我想到2015年李冰冰在澳洲的经历:当时李冰冰扁桃体发炎,持续高烧十几天也没有用上抗生素,直到实在受不了抢票回国,才在协和医院抢回一条命。
李冰冰自己也回忆说,不是啥大病,也不是疑难杂症,就是因为拖太久直接到了危险边缘。
很多批驳大S的网友说“自己才是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批判徐家人不关心甚至阴谋论也不乏人在,我从好友@呆若木一微博了解到:这其实也是一种「后见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在结果已知后,错误地认为一切本可预防。这种思维忽略了事发时的信息不对称与决策困境,例如:早期症状可能被误判为普通感冒,或患者本人拒绝就医等复杂情况。
讲真的,真要面对类似感冒和扁桃体炎这种容易令人掉以轻心的疾病,真的所有人都能完美开启上帝视角,如教科书般处理问题吗?
不要神化人类的控制力,也不要低估苦难的任性程度。
至于小S和妈妈的跳舞视频,@欧阳铁柱有一种观点:
以上,见仁见智。另外,退一万步说,徐家人在这场一家老小的旅行中对大S的关心不足如果不可饶恕,失去至亲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谣言的生成机制:是谁污染了舆论场?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人死之后的短短七天会出现这么多谣言和阴谋论,还把舆论一直拖向狗血闹剧的狂欢流量场。
首先我们必须关注到一种路径——很多谣言原出短视频平台,再被搬运到微博发酵。比如“汪小菲包机”出自抖音用户,经当事人一方亲自点赞之后快速发酵,当事另一方辟谣之后,张兰还在直播间播放汪小菲骂街的语音,把降下去的热度重新拉回顶点。
*自己姥姥和*亲妈全家……
而短视频平台算法倾向于推荐高互动内容,“包机”这则谣言因为猎奇性和情感冲突强烈,非常容易获得点击。
张兰知不知道自己在消费逝者(也就是“吃人血馒头”)呢?显然知道啊。兰女士早就在采访中承认过,自己对于蹭大S流量完全不后悔。
那么,她肯定也清楚知道,点赞意味着什么。夏小健这则谣言一经发酵,还有人真的在意是谁包机吗?即使小S、航空公司还有汪小菲自己都做出了声明,到今天还有人从中解读出阴谋的味道,或者脑补一出苦情剧。
更明显的结果是,“点赞-热搜-直播骂人”的连续行动给张兰直播间带去无穷无尽的流量,完美形成“流量变现—谣言生产”的闭环。
根据新榜统计,在2022年11月21日,汪小菲和大S离婚开撕,张兰在抖音一天开播5次,卖绿茶卤蛋内涵大S和具俊晔。
短短三天时间,“张兰·俏生活”抖音账号预估销售额达到2500万-500万元,“麻六记”多款产品卖断货。
后期张兰直播流量出现下滑,每场平均销售量额为10万-25万元,而近半年数值最高一次直播,是2月6日,这是大S离世后她首次开播,也是“包机事件”传出的第二天。
虽然这场直播在一个多小时后被突然封禁,但观看人数是平日的七八倍,单场预估带货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来源:新榜
也就是说,利益驱动和流量为王,是短视频时代谣言孳生的第一重底层逻辑。
谣言孳生的温床:
公众议题为何娱乐化、碎片化,变成全民狗血狂欢?
再来看看“大S去世”这个事件,是如何一步步扭曲、失焦,最终变成“爆点”不断、“反转”无穷、谣言和阴谋论齐飞的高浓度狗血狂欢舆论场。
2月2日上午,网上刚传出“48岁台湾女星病逝”消息,徐家尚未给出回应之时,很多媒体就从汪小菲变黑的头像里确认了死者是大S。(热搜出现以后,汪少又秒换了头像)
确认噩耗以后,2月3日晚,汪和妻子小梅一起落地台湾,汪少双手合十喊话台媒“求你们多说她些好话”“熙媛是我的家人”。
也是这天晚上,汪被拍到淋雨30分钟徒步回住所,并在关门前再次向记者鞠躬。
然后还被拍到雨中下跪……
后续有记者爆料,汪小菲淋雨影片流出前,他的保姆车就从机场回家了,而且还绕过了记者群,走后面的巷子——记者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不知是让司机把他扔下车在布满镜头的家门口走这段路,还是先回家再绕后门出来淋雨。”
如此强烈的戏剧张力和画面冲击,让“知名女星异国去世事件”原本可以引向的关于流感防控和日本医疗制度弊端等公众议题的(有价值的)讨论,迅速扭转成了女星生前的个人情感、家庭纠纷。汪少也迅速占据舆论主场,存在感比死者还强。
但事情怎么会止步于此。
2月4日,又有网友发现,汪小菲在昔日《幸福三重奏》的视频下留言:“老婆我好想你”(后来秒删“老婆”两个字),又在另一段视频下面评论:“死的人应该是我”。
“追妻火葬场”的番茄小说逐帧演绎,让汪少圈走了一票心软的粉丝,也把事件彻底推向了一个扭曲的舆论场——极端情绪化和符号化叙事。
人人都喜欢看狗血短剧,煽动性的语言和符号(比如母子反目、豪门恩怨、浪子回头、前夫淋雨……)最能引发公众情感共鸣,于是事件热度迅速推高,人们的注意力也迅速转移。“淋雨“”跪拜”“前夫包机”这些极具戏剧性的符号消解了“艺人流感去世”这个议题包藏的对公众利益有价值的部分,彻底把这个事件拉进了全民狗血、阴谋论的垃圾流量中。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以“小抖快”等新媒体平台为代表,自媒体“蜂群”的力量已经超出了任何现有制度和规章的控制。MCN机构、个人自媒体围绕着“大S去世”这个事件,开始创作千奇百怪的脚本,汪小菲淋雨下跪只是其中的一个素材——其实比起蜜蜂,舆论场中的这种聚集或许更像是“苍蝇”,我们旁观者如果清醒,就知道素材是腐败的,但现实辟谣不如造谣有传播度,事实永远也打不过情绪和猎奇,导致大家都必须忍受苍蝇。
戏多了,瓜多了,爆点多了,围观者多了,谣言也就开始了。网友开始用高倍镜审视徐家的每一个细节(此时徐家除了澄清包机传闻之外并未发声),阴谋论(妈妈和妹妹谋害姐姐)和诸多谣言(比如具俊晔在大S生前给她买巨额保险)浮出水面,很多网友以正义之名脑补出各种故事,有的被发酵、搬运成“新闻”(比如大S死前心愿是穿什么白纱裙)……
这还不算完,同一天,汪小菲的现任妻子Mandy接受台媒采访。
Mandy的金句:有什么事情冲着我来。我跟徐熙媛无冤无仇。
很快,汪小菲的前女友张颖颖也加入乱局,她是以力挺大S,讨伐汪小菲的姿态出现的。
张颖颖之后,两头通吃的狗仔葛斯齐也下场,这个人也是本次事件里出言最恶毒之人,为什么呢,请看此人在得知大S死讯之后发的这段话:
就凭能对死者说出这样的话,此人就跌破了人伦底线
再之后,就是2月5日,前婆婆张兰在直播中加入战场,点赞“夏小健”。
至此,各色人物济济一堂,流量被加热、扭曲到极致,各方势力下场,各种谣言喧嚣尘上。辟谣呢?小S和包机公司都现身辟谣了,但与平铺直叙的辟谣相比,网友显然更爱“祺嫔”式表演,再去张兰的直播间里看热闹。
另外,这些天伴随各种戏剧性物料放送的,还有汪被好友曝料“有极端念头”的热搜,以及铺天盖地的营销号在盲吹“大小恋”的故事,逻辑都是“他们是真爱”“男主意难平”。
然而,一张水军脚本截图的露出还是反向锤了“有人在污染舆论场”这个论点。点开水军脚本中的每一个话题,你会看到所有吸人血流量的营销号列表。
“头像变黑”“雨中暴走”“雨中下跪”“霸总包机”“母子直播反目”“新婚妻子下场哭求媒体”……光看名字都能脑补一出抖音收费19·9的热门短剧,迎合了公众对名人私生活的窥探欲,满足了大家无处释放的道德审判需求。
谣言通过这些煽动性的符号迅速发酵,加上水军加持,于是在短视频和微博以碎片化模式进行了快速传播——
这也是我们整个舆论困境最无奈的地方,谣言的“传播链”远比辟谣系统先进。多年以来,无数恶意营销号早已经探索出一套高效的谣言传播模式:20粉小号造谣,通过大V和水军中坚力量点赞或者伪装中立快速传播迅速占领热搜。由最熟悉流量算法的人工业化刷数据。这套历经无数次“清朗”也剿不干净的方法论,经济上早已经“回本”,产生的每一比特流量都是净利润,即使偶尔牺牲个把大号,机构也不能算亏。
反观“辟谣”的信息,不仅要费心费力去核查事实,还要逆着人性获得传播。除了公权力和一些大厂讲一点“长期价值”以外,大部分都是靠号主心中的正义为爱发电……可以说每一个字符都是纯亏损。
亏钱的系统,怎么可能在传播上打赢赚钱的系统?
辟谣困境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至今还相信“霸总包机”“霸总追妻火葬场”,对辟谣采取不信任的态度。
首先是辟谣方式。短视频平台对争议内容的推荐机制客观上放大了谣言传播面,与之相比,辟谣往往都是简单直接的文字声明(例如,Jetbay公司的辟谣声明仅在新闻网站发布,未能触达短视频用户)。而徐家“以经纪人转达”和“书面声明”的辟谣形式,多依赖传统媒体或长文声明,也和短视频用户的阅读习惯不匹配。
其次,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离世,人们会习惯用简单归因寻找悲剧的答案,“如果更早发现”“如果没安排这次旅行”“如果……”
另外,网友对于徐家的不信任也是辟谣困境产生的原因之一。
大小S出道以来走的是“话题女王”路线,黑与红五五开,本就有很大一部分路人并不喜欢她们的性格和言行。加上徐妈常代替女儿发言,扣上戏精人设,并不讨喜。可除此之外,徐氏姐妹最大的信任危机,其实还是张兰和汪少明里暗里炮制出来的一个谣言:台独。
这里我不提大小S从出道以来反复在节目里说过多少遍“我是中国人”“我祖籍山东”。
不仅秀过山东话,还在节目里表演过中国传统响板。
就凭央视四套报道了大S去世,国台办回应过小S问题,这算不算最权威的辟谣呢?
再来看看指控者张兰,打着爱国企业家名号的她早在2012年就注销了中国国籍,成为圣基茨和尼维斯的公民——该国还是少数与TW建交的国家之一。
另外,如果真要扯立场,那汪少的“争一争”歪屁股程度应该是内娱之冠(该视频由于过于歪屁股,连图片都发不出来,建议自己搜)。
何况,人们都是天然会靠近自己更能接受的一种性格(人设)。
在之前大S和汪小菲旷日持久的官司中,看客都是各有站队,之前就不喜欢大S的人(或者单纯恶心具俊晔的人),如今也会天然相信谣言;而对汪小菲的深情人设心存幻想的人,即使明知有些消息来源不明,依然会助长声势。
这也是大S去世事件里谣言四起的根本。
此外我还有一个观点是:目前对于“谣言传播链”几乎没有有效的打击手段。对张兰母子封禁在技术标准上是无法持续的:一个大号点赞了谣言,就能无限期封禁吗?甚至汪小菲在抖音号上连赞都没点,抖音封他的理由“长期制造对立流量”,实际上是个口袋罪,需要先心证汪小菲吃流量恶心,才能下手处罚。
这次是舆论反响极大,抖又是强势平台,所以封了就封了,可未来还有无数的事件,都能照今天的标准封号吗?那些不如抖子强势的平台,能这样去处理涉谣的大V?
汪小菲和张兰也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各种场合坚定地叫撞天屈,这不是蠢,是精明。没有任何一套现行体系,能够真正处罚到谣言传播链中的获利者们肉痛。别说各个平台,就算强势无比的机构,也为各种涉政谣言长期掉头发。
——所以总会有别的张兰,从这个制度漏洞中获利。
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
大S事件折射出短视频时代谣言传播的复杂生态:利益、情感与技术共同构成了谣言滋生的温床,而辟谣的无力则暴露了理性对话机制的缺失。
“流言”自古以来都是令人头痛的力量,虚构的要素勾动情绪,达到自己的目的之所以是古今阴谋家的必修课,就是因为它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阳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先贤同样为“谣言传播”而头疼,处理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唯有心平气和。
假的终究假的,一时顺着情绪“赢”了舆论,沙白水清的时候只会加倍输掉。
解决方法呢?除了通过技术干预、法律约束与公众教育的多维度治理,时间也是我们真诚的朋友。舆论场的“清朗”,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当你习惯每一个时间中,多问一句“真的吗”,多想想“是不是”,事实的力量在长时间线上永远强于蛊动和谎言。
最后还想提个建议:名人家庭还是注重一下公共利益,尽量避免将私人矛盾转化为公共事件,尤其不要用番茄小说逐帧演绎,这样真的会加剧社会信任危机。
吃流量的断头饭,是一定会被反噬的。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有什么识别网络谣言的方法?
来评论区说说吧~
哪吒破纪录成影史冠军,今年春节档还有多少梗?
送别大S:人生如露亦如电,尽兴就好
-今天头条の作者-
你的小仙女E姐,菜籽&河马君&碧雕
值日生:菜籽 美编: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