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但这句话反过来,用在“扶弟魔”潘晓梅的身上,也是一点都不为过。
论一个姐姐究竟能“扶弟”到什么程度,或许她会带你看个透彻。
早年辍学、卖饼求生,为帮弟弟不惜“肢解”自己的家庭。
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她走上了这条扶弟之路?
而倾尽一切扶弟的她,又迎来了怎样的结果?
“天崩开局” 扶弟心生
“招娣、盼娣or来娣”,生在这样的家庭,潘晓梅的人生似乎从出生就已经注定。
只是,究竟是“家族”因素还是“性格”使然,却也不得不让人心生费解与探究。
1990年,安徽定远一农户家中,喜添新丁。
作为家中长女,潘晓梅自出生便被父母委以厚望。
只是,生在这样的家庭,潘晓梅的人生,却也似乎一眼看到了尽头。
起初,一家三口的生活还算稳定祥和。
父亲为生计奔波、母亲操持家务,开垦田地。
那时的他们,温饱尚且不成问题。
但生在以子嗣为后,渴望男丁传宗的农户家中,显然,潘晓梅不会是家中的唯一。
为了养育男孩,潘父潘母开始了生产大计。
就这样,在潘晓梅两岁时,三年抱俩的戏码就此上演。
直到三胎生下儿子,这条“传宗”之路才算结束。
正所谓有了念想,就有了动力。
有了儿子的加持,潘父做工越发努力起来。
而本以为一家五口的生活会平静的走下去,却不想,意外先一步而至。
常年的劳累,潘父的身体早已出现了问题。
最终,不等潘晓梅上学,潘父就先因为血栓堵塞、类风湿等多种慢性疾病倒下了。
顶梁柱的坍塌,使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小家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养育几个孩子,母亲扛起了大梁。
可农作的生产,又怎么抵得上每天等待吃饭的几张嘴。
形势所迫下,他们不得不依靠借米充饥度日。
这样贫寒交迫的生活,让潘晓梅小小年纪便体会了生存的艰辛。
于是,在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她毅然踏上了辍学打工路。
而这,也成为了她扶弟之路的开端......
事业起 家庭灭
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
虽是早早地辍学,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一番拼搏努力后,潘晓梅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
只是,这看似幸福美满的人生,实则却是隔阂重重。
初中毕业后,为了补贴家中,潘晓梅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可没有学历没有手艺的她,求职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起初,她辗转进入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在那里,潘晓梅度过了自成长以来,最艰苦的两年。
每天起早贪黑地做工,只为跟上大家的工作进度。
原本写字的手,经过两年的磋磨,也早已老茧重重。
殊不知,这只是她悲惨人生的一个开端而已。
18岁那年,深知服装厂不是久待之处的她,选择了离职。
就在她找寻下一份工作时,命运的馈赠降临到了她身上。
尽管已经工作两年,但到头来她却是身无分文。
要问她这两年的积蓄去了哪里,并非是她花钱大手脚。
而是她悉数将工资打给了家里,救父亲并养育弟弟。
因此,离职后的她在没有工作的前提下,到烧饼摊做起了临时工。
然而不曾想,她却遇到了“黑心商贩”。
到了发工资的时候,老板却告诉她没钱开给她。
不过,老板还算有良心,将做烧饼的手艺传给了她。
就这样,因祸得福的她有了一技之长,开始推着小车自己叫卖烧饼。
而随着她的烧饼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属于她的爱情也随之降临。
2012年,潘晓梅经人介绍,与前夫结识,并在不久后走进了婚姻殿堂。
有了丈夫的帮衬,潘晓梅的生意愈发红火起来。
不久后,他们的爱情结晶降生。
后来,为了照顾儿子读书,一家人这才返回老家,租下店面,将烧饼事业做到了顶峰。
然而,当潘晓梅沉浸在事爱双收的喜悦中时。
殊不知,一场婚变风波正在悄然运行......
影视现实 自我反思
当电视剧中的“樊胜美”照进现实,你会作何选择?
谁也不曾想到,为了弟弟,潘晓梅竟不惜放弃自己的婚姻。
回到老家后,为了将生意做大做强,潘晓梅又去学习了牛肉粉丝来扩充经营。
凭借实惠的价格和口感,吸引了不少的顾客。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她的丈夫会在生意愈发红火之时,却向她提出了离婚!
这又是为什么?婚姻分崩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密?
带着疑惑,这个答案很快被揭示开来......
婚前,潘晓梅便是为了家庭忘乎所以,甚至连自己都一并忽视。
而这一点,潘晓梅的丈夫在与她接触时也是知道的。
只是,那时的他并不知道,潘晓梅竟会为了家庭,不顾一切到此等地步。
由于从小的原因,潘晓梅多照顾自己的家庭本业无可厚非。
而本以为,这样的情况会在结婚后有所改善。
结果不曾想,等待他的却是妻子的变本加厉。
为了帮衬娘家和弟弟,每个月的营销潘晓梅几乎还是如数交给家里。
不仅对婆家不管不问,就连自己的小家也是不甚在意。
最终,这段婚姻在潘晓梅的“轻视”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灭。
而伴随着她的离婚,潘晓梅无下限“扶弟”的消息,也在网络上被传开。
没了约束后,潘晓梅更是将几年起早贪黑攒下的百万积蓄,悉数拿出给弟弟卖车卖房。
虽说弟弟也不是白拿,没了姐夫,他在结束学业后,应姐姐的招呼,回乡帮姐姐看点照顾生意。
但这样的做法,对比姐姐为他的付出,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对于网络上的舆论看法,潘晓梅却是不甚在意。
因为在她看来,只要家人好、弟弟好,那么她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只是,她的无下限扶弟,还是依旧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和反思。
这样的结果,究竟是性格使然还是“旧习”侵扰的延续?
可不论是哪一个结果,似乎都无法从根源解释她的行为。
如今,为了扶弟,潘晓梅甚至不再考虑自己婚姻,只想着先帮弟弟了却人生事。
虽然老话说“长姐如母”,可她这个事事操心的“母亲”却也未免有些太过。
只盼望她能够早些醒悟,也期望她的弟弟能够不负她所望,早日成器,回馈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