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彦宇¹,袁铭杰²

点击阅读作者更多临床文献

摘要

本病例报告描述了一例法国斗牛犬患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管理及化疗方案的完整过程。该犬因癫痫症状就诊,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额叶和嗅球周围存在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少突胶质细胞瘤。术后通过化疗和内科管理,患犬存活了五个月。

关键词:犬、癫痫、脑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化疗。

一、病例介绍

1.1 基本信息

物种:

品种:法国斗牛犬

性别:雄性

年龄:4岁

绝育状态:未绝育

体重:15kg

免疫及驱虫:按时接种疫苗及驱虫


1.2 主诉

患犬在家中出现抽搐,持续约3分钟后自行缓解。近期有步态不稳的表现,无重大既往病史。

二、临床检查

2.1 体格检查

精神状态:尚可,对外界刺激敏感

头颈活动:正常

眼部检查: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眼睑反射正常,无眼球震颤

面部及鼻部敏感性:正常

运动功能:步态正常,四肢触诊未见疼痛反应,能正常伸展及回缩

可视黏膜:无明显异常

生命体征:体温(T):38.3℃;心率(P):100次/分钟;呼吸频率(R):20次/分钟


2.2实验室检查2.2.1 血常规检查


2.2.2 生化检查


2.2.3 心脏超声检查


2.2.4 MRI影像检查




MRI增强扫描显示额叶和嗅球周围各有一占位性病变,高度怀疑脑膜瘤和胶质瘤。

三、诊断

MRI影像学检查提示脑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可能性高。

四、治疗

4.1 外科手术

1、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开颅术,头部术区消毒;

2、切开皮肤及肌肉,显露颅骨。

3、使用高速磨钻开颅,移除额骨暴露脑组织。

4、切开硬脑膜,暴露病变区域。

5、切开硬膜,暴露下方肿物,之后配合使用双机电刀以及手持吸引器将肿物剥离切除。

6、嗅球处肿瘤,用摆锯菱形切开筛板前方额骨,暴露嗅球处肿瘤,配合使用双极电刀以及手持吸引器将肿物剥离切除。

7、术后再次增强扫描MRI,图像显示肿物完整切除。


想了解完整病例详情以及手术过程如何实施?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完整病例报告!

一例犬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病例报告

4.2 术后护理

患犬术后经过七天的重症护理后,逐渐从昏迷状态恢复至精神食欲正常。术后20天出院,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4.3 病理学检查

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少突胶质细胞瘤


4.4 化疗

术后每三周来院复查,并口服洛莫司汀(Lomustine),剂量为70 mg/m²,持续进行化疗。

五、转归

患犬术后恢复良好,但在术后第五个月因再次出现抽搐并陷入昏迷,主人选择安乐死。

六、分析讨论

成年犬脑肿瘤的发病率为2.8% 至 4.5%,尽管个别研究各不相同,但胶质瘤占犬原发性脑肿瘤的 36% 至 70%,少突胶质细胞瘤是胶质瘤的一种,多见于中年犬,常表现为癫痫、行为改变或神经功能障碍。

大多数出现脑神经症状的动物就诊扫描核磁后如果发现为脑部的肿瘤,还需肿瘤位置评估是否符合手术条件,MRI是诊断脑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能够准确定位肿瘤并评估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果符合条件则可以外科治疗,脑外科的动物手术和术后的护理都非常重要。化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延长患犬生存期。

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和突发情况都需要一个成熟的团队一起解决,本病例中,患犬术后住院期间该动物一直都是有专人看护,术后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第一时间解决,患犬通过重症监护和化疗存活了五个月。

注:本站信息仅供兽医专业人士参考,可为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思路,但不构成直接医疗指导。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对此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1点学苑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实操课程介绍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相关文章推荐

【病例】一例猫纤维肉瘤型腹膜间皮瘤的病例报告

【肿瘤】关于猫注射部位肉瘤,你想了解的一切

猫常用抗肿瘤药种类

犬脑膜瘤

编辑|张秋雁

审核|郭羽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