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聚焦“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提出特色化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资源禀赋实施“一县一策”。濠江区锚定目标、实干奋进,坚定“产业强区”发展路径,全面打造港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成为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重要引擎。
新一代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汕头位处我国东南沿海
海岸线长289公里
海域风速达9—10米/秒
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在3800小时以上
海况条件良好、开发成本低
属海上一类风电场
近年来,汕头海上风电势头强劲,多个产业项目按下“加速键”。历经一年半的酣战建设,去年12月,位于濠江区的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将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检测认证等关键环节融为一体,形成完善的“四个一体化”产业链共生发展生态,是全球首个在同一园区内聚齐风电整机、发电机、齿轮箱、轴承、叶片等核心产业链制造企业且具有完备检验检测实验室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产业园区。
繁忙的汕头港广澳港区。
作为园区内首个竣工投产的制造项目,不久前,金风科技汕头制造基地成功下线新一代深远海22MW风电机组,刷新广东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纪录。该机组为粤东等广阔深远海海域量身打造,叶轮直径300米、叶片近150米,扫风面积7万平方米,约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机组转一圈能够满足一个三口之家约一个月的用电量,年发电量可满足7400个家庭全年用电。”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上产品总监樊彦斌介绍,相比上一代机型,22MW机组可进一步降低项目平准化度电成本约7%至10%,成为推动深远海风电高质量发展的“利器”。“金风科技将继续扎根汕头濠江,积极践行‘链主’企业责任与担当,与产业链伙伴紧密合作,深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集聚效应,为广东乃至全球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澳港区三期风电母港加快建设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依托独特的风电资源和广澳深水港优势,濠江区加快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助力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其中,海上风电母港项目在广澳港区广澳三期工程规划建设3个专业性综合性的2万吨级的海上风电泊位,具备远期升级至10万吨级的条件。同时,布局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年产值超50万吨的海工装备产品,打造辐射闽粤浙、出口东南亚的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生产基地。“当前,广澳港三期工程有序推进,建成后将成为覆盖东南亚地区2000公里范围的施工建设基地、辐射全球的装备和服务出口基地,为汕头、濠江打造更高能级的产业发展平台提高支撑。”市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发展专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3、4号测试机位,施工方正在灌注水泥。(摄影:袁明蓬)
面向未来,濠江区还将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固链强链,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向深远海和国际市场拓展,助力汕头打造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海上风电产业根据地和创新策源地。濠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荣奇表示,下来将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目标要求,聚焦打造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的“主阵地”,协同加快广澳港区三期风电母港建设,高标准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园、海工装备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集中精力推动“四个一体化”项目整体交付投用,加快形成以海上风电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濠江实践。
信息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关注濠江宣传
了解濠江,爱上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