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进石关话大有

—— 许召国

年青时曾在滑水河教过一段时间的书,踏足过石关石门、合家、万家三冲羊肠山径、溪流步石。端过山村人家的饭碗,栗炭烘烤制作的石关翠兰山茶,在冲上热沸山泉水的杯中,条形宛若兰朵,汤汁青黄。焦香茶味,数年过去,仍在心头萦绕不散。


过境不忘的风景是有的,过场不忘的人缘是多的,过事不忘的情感是永不消失的。

乙巳年新正月初始,去滑水河拜年间隙,我仍兴起驱车到石关,想再领略一下自在的山水风光,感受一下山居人家新年的大有气象。

入村的柏油路平实而宽阔,分道标志为红黄蓝三道彩虹线,或直或曲地向山冲深处延伸。山以其深奥、清幽、秀妩吸引着喧嚣尘世的人们。流星岁月,熙熙攘攘,他们的心旅疲倦了,需要调整修复疗愈,于是心向高山。这是石关兴建风景区的契机,也是近年来人们青睐石关的根源。


石关村的山,高峻连绵,植被茂密。许多座山山势陡峭,石壁如削。壑谷里的溪水,冬日里清亮而迟缓,掬捧手中可以啜饮。溪水两岸的槭柳树,多为合抱之木。冬日里,它们苍劲如骨 ,或秀颀挺拔,或倾斜旁逸,或相依相偎……石关有大数量的古树,足以彰显长期以来石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架设在溪上的小桥或巧妙石拱,或连岸平板,或筑墩架构,各具特色,把依山而居人家,和外面的世界沟通起来。石关人家,白墙红瓦,依山临溪,满目青山。许多人家建有别墅,门前平地上菜畦青青,鸡鸣犬吠。这桃花源般的田园图景,是多少人精神的家园,心灵的仰慕之地。


行走在山间的公路上,扑面翠竹连连。它们平地齐青云,卓越不凡,超群脱俗;它们在山坡上向深处延伸,坚韧不拔,咬定青山;它们立于峭壁之上,临危不惧,刚健不阿。翠竹给石关带来清幽、飒爽的韵致。


走茶旅融合的乡村发展道路,让石关翠兰茶叶卖上好价钱,让旅游者洗心除尘,精神愉悦,让更多的人了解石关,喜欢石关,难忘石关,石关人一直走在努力发展旅游业的路上。“翠兰山庄”“翠玉农庄〞“李大姐土菜馆”等,主人们经营茶叶、餐饮、民宿等业务,把山之特色推介给茶客、吃货、驴友。好口味、好风光,品赏后,大家念念不忘。


我在“翠兰山庄”就品尝过葛粉圆子红烧肉、蕨菜禾子、冬笋、橡栗粉丝、石河鱼、雁菇等深山特有的美味菜肴。“翠玉农庄”的主人龚世年,应该说是让舒城“碟子酒”走上网络的第一人,从此这种小筵席美誉,传遍大江南北。我们舒城人本没有喝早酒的习惯。但在新正月里的早上,为款待拜年亲戚,一般要做十小碟菜,食材以盐货菜为主,当然不排斥主家囤点的稀有菜肴。小碟菜用蒸笼薰蒸沏热,主客慢饮烧酒。空腹饮早酒,酒力容易上头,人的精神意志迅即涣散。新正月亲朋好友就此热闹一下,席间可以口吐莲花讲祝福语,也可以大话连天地讲酒老爷当家的妄言。碟子酒的咸猪肝片吃法很特别,主人会叫你醮着温热酒吃,往往一小杯酒,不一会儿就被猪肝片浸完。酒桌上,你吃了这片酒猪肝,也算你饮了一杯酒,打酒官司喝多喝少算你数。龚世年整了一桌传统碟子酒,网上火了好几年。对舒城碟子酒申遗,他功不可没。往昔的宝贝疙瘩,我们把它们挖掘出来,擦去浮尘,往往会亮瞎众人的大眼睛。


春降喜雨,石关的山峰在雨雾中时隐时现,只有染房店村口的老腊梅花蕊绽放,和我对立。仰望周围群山,我深切地感知到,多少富有生命力量的事物,正在群山沟壑中孕育。轰隆隆的春雷即将从峰顶滚过,柴荆中的映山红蓓蕾正蓄积着嫣红,青幽幽的野兰花已箭苞待发,哗啦啦的飞瀑偶尔初试激荡,它们要给予石关妩媚灵动的青春韵律。一垄垄茶坝,又寄托着石关人家新年的美好希望。


石关人家,户户新桃。亲戚朋友,你来我往,沉浸在嘉节的浓浓情意中。有山,石关是富有的;有景,石关是迷人的;更有时代春潮,感

召着石关,在新思维、新理念指导下,新年迈大步。


去年年底,我受邀去几个村义务写春联,听到群众交口夸党的政策好,干部服务态度好的最基层声音,精神尤为振奋。感叹百姓过上了几千年来最丰稔、最顺遂的日子,他们和石关一道,必将迎来一年又一年的大有景象。

许召国先生简介


许召国 ,中共党员,生于1967年4月 ,1982年9月—1985年7月在舒城师范普师班学习 。现供职于杜店中学教育集团,有文字散见于报刊、网络。

许召国先生美文系列

来源:舒城视听在线 文:许召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