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开国少将向中央申请:“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当官,想回家当农民!”中央无奈,只好同意他的请求,谁曾想他却给中央带来一个惊喜!
这位甘祖昌将军,从参军打仗到看着国家新生,一直都是个十分朴素的人。
战争中磨练出来的老将军没有什么享乐的想法,反而觉得最大的愿望就是活着,所以在国家安定之后,他就想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是因为当时的农民运动,他没什么大志向,只觉得共产党的理念是为人民着想的,他出身农户,最懂得农民想要的是什么。
于是他就跟着党组织工作,经过时间的检验之后他成为了正式的共产党员,打仗的时候他不觉得苦,就害怕打不赢,让那些侵略者残害了百姓。
在他参加革命的时候,对中国的农民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功勋是多么荣耀的事情,也不觉得农民的身份是什么丢人的事。
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他就想要返璞归真,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当时领导听到后,都觉得十分惊讶,他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组织还是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建设服务。
但他却认为,当个好农民做好地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这话还真是让领导反驳不了,于是便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他们一家子告别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去迎接他们平淡的人生,全家人一共三个箱子的东西,欢欢喜喜就回了家。
但是在家之后,他就立刻投身到了农村建设当中,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看看这位大将军身着军装的风姿,他就已经换上了大布杉扛着锄头忙活了。
当时,大家伙心中都不愿意,因为他们都知道将军曾受过伤,身体并不是很好,可是他们众人的意愿都没能抵得将军一人的信念。
他决心要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当时他们那片地方的田地能开发的地方不多,他就开始每天跑着去做实验,看看怎样才能让这田地产量高。
大家伙被他带动起来之后,都发奋图强的干活,一边干着活一边喊着口号,他们都打心眼里佩服甘将军。
为了改善当地荒田的情况,他也带着大家一起挖渠建坝,之前他那里懂得什么勘察山地,都是家乡有需要后现学的。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家乡的灌溉田也有了,水库也有了,大家见了都夸他能干,他却摆摆手说:“这都是大家伙儿齐心协力的效果。”
除此之外,家乡的公益事业他也没少下功夫,学校、电站、企业等等,只要是他认为有需要的东西,都会倾尽所有去帮忙修建,用的都是自己的工资。
甘将军戎马几十年之后也没有享受好的生活,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却拿着钱在各种公益事业上尽情“挥霍”。
他做的这些事情传到了党组织,大家都夸他的觉悟高,不愧是从战争年代都出来的老革命人。
而他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无产阶级最光荣”,他没有想过给孩子们留下多少钱财,反而是想着给他们留下多少精神食粮。
将军直到去世,能收拾出来的东西都是少之又少之,但他收藏在箱子中的三枚勋章依旧熠熠生辉......
信息来源:
“将军农民”甘祖昌:只能给后代留下革命传家宝,不能留下安乐窝中国军网
“将军农民”甘祖昌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