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r chér chér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过年返乡,走亲访友,在老辈子们的龙门阵中,又捡起了不少家乡话和家乡口音,也对大成都各个地区方言口音的差异有了更明显的感知。

金堂的亲戚会问,“你在做莫个?”第一次听到“莫个”的时候,我愣了片刻才猜到,是“什么”的意思。青白江,虽然和成都市区隔了一个新都,但口音其实没大的差别


最被低估的还是郫县(今郫都区)一带。茫茫人海中,一个最经典的、舌头卷到天边的“chér 饭”,能让郫县人迅速辨别出老乡。

就连从小在郫县长大,已经走向国际的马思唯,依然喜欢说“吃er。”《吃儿火锅》中,歌词中反复出现的“来吃儿火锅 / 吃儿火锅 / 吃儿 吃儿 吃儿 吃儿 / 吃儿点儿火锅”,不加修饰、最自然的乡音表达出最多的真诚。


马思唯的家在郫县的老城。全郫县,不管是和成都三环挨得近的犀浦安靖,还是离得远的郫筒友爱,都会很自然地说“chér”

本以为这是郫县话的专利,直到有天和彭县(今彭州)的同事摆龙门阵才发现,郫县、彭县和灌县(今都江堰)一带,不管谁来了,都是“chér miū”的问候


地方腔调过于浓郁,明明都在大成都的范围内,明明都是“吃”,怎么就和发音扁平的成都话“cí”大相径庭?

又掌握了一个知识点。

同样都是西南官话,但郫县、彭县等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保留了方言中较为少见的入声和部分翘舌音。而成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在移民潮中受到更多影响。

方言分属两个不同的小片区,也就注定了,除“chér”,郫县、彭县的方言里还有大量词汇拥有独特的味道,说出来,当真都是土乖土乖的。



保留入声,带有明显翘舌音的不只是“chér”。

在郫县彭县,“十”不是“shí”,是“shér”。“昨天晚上,我们两爷子才 chér 了三 shér 多个抄手。”事情做不起走了,要说“我shér(实)在是搞不赢。”


“质量”的“质”也不是“zì”,而是,“zhèr 量”。按理照推,“日本人”,郫县说的是“rèr 本人”


上一个舌头这么卷的,还是自贡人。同样爱卷,并以自己的方式卷舌的郫县人彭县人,莫非和自贡人有某种奇妙的联系?

还真有。按照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1986)的划分,自贡、仁寿方言划为西南官话区灌赤片区仁富小片。自贡话和郫县话都属于灌赤片区。


整个灌赤片区都是四川方言中较为复杂的区域。

就拿“亥晒哩哈里伯态,栢晒哩丘比态”这句话来说,如果你知道是在说什么,那恭喜,掌握了郫县话彭县话50%的精髓。

答案是“黑色的哈利波特,白色的丘比特”


一个规律,在郫县彭县等地,发音以“e”或“ei”结尾的字,大多要念“ai”的音


“黑色”是“hàishǎi,“特别”是tái别”。所以,来到郫县,马思唯的《黑马王子》也要变成《hài 马王子》才最资格

而以“i”为韵母的字,在郫县话念入声时,韵母都变成“ie”。比较典型的是,郫县一中,我们要说“郫县 yé 中”。“毕业班”要念“bié niè 班”


“这个bié niè 班的 bié(必)须考起本kuo(科)”。“放 xio(学)先把作 nié(业) jié shér(及时)写完再耍”。


郫县话彭州话中,还有一个特点是,很多“u”韵的字,都会变成“o”或“uo”韵

虽然老成都话里的 suō(苏)坡桥、cuò(簇)桥也有这个特点,但郫县彭县更为明显、更广泛。每一个词念出来,都在嘟嘴。

比如,“吸毒犯”来到郫县,会变成“xié duó 犯”。



老鼠,会被“duó 死”。它不是被棒棒、签签等利器等“duó死”的,而是吃了耗子药“中 duó”,被“lào死”的。


“duó”是“毒”,也是“专心 duó 书”的“读”。至于“砍 zuó 子”,不是发疯“砍桌子”,而是砍林盘头的竹子。


去林盘里耍要小心,如果被竹桩绊倒、脚下打滑,pō 下去不得了,把guǒ 头摔倒,到时候只有kuō 稀流了,天天在wō 头养伤。


什么意思?在郫县,“pō”是“扑下去”的“扑”,“guǒ 头”=“骨头”。“kuō”,是“哭”。“wō”头,就是“屋”头的意思。



在另一类地方,郫县的各种“局”,不管是公安局、消防局、房管局,还是烟草局,全都按“jió”处理



郫县话最复杂的规律,可能是由舌尖中音“d、t、n、l”和舌尖前音“z、c、s”与韵母“un”组成的音节,在郫县话里一般会读为“en”。

最经典的就是 zuó 子的幼崽——sèn(笋)子。暑假,小孩都喜欢去林盘里逮 sèn 子虫。

偷偷下河洗澡,要是被家长知道了,回家想 chérdèn(炖)排骨是不可能的,只有sèn 子炒肉



在郫县,奶奶会提醒sēn(孙)娃子,chér 饭不能打 kún(捆)tēn(吞)。

不管领导大小,来到郫县,都是“zēn(尊)敬的各位领导,zēn(尊)敬的各位来宾”。

这些有鲜明风格的方言,既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也是郫县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地气的表达。

下周的2月21日,就是旨在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促进语言多样性和平等地位的世界母语日。为了过好这个不放假的节日,让我们没事就多说土话,多听郫县说唱。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设计制图 |春春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小怪兽

去拍油菜花


@小怪兽

粉粉粉


开好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