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场”地界上,两村接壤边,矛盾纠纷双方代表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捺印,握手言和,互表诚心。1月21日清晨,一场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协议签字仪式在纠纷发生地举行,至此,一起历时13年之久的跨县区跨乡镇跨村寨山林土地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当事双方多年来积攒的误解和不满在此刻得以消除。
近年来,黔东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有效化解了一批山林土地纠纷,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夯实了全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切实提高了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水平,有效维护了全州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由来已久的“茶场”争端
“茶场”位于镇远县涌溪乡鼓楼坪村西南方,与施秉县马号镇江元哨村接壤。因国土整治等历史原因,自2012年起,两村村民对接边区域“茶场”一带山林土地边界界定不清,导致805.29亩山林土地权属问题长期存在争议。多年来,双方为此争端不止,互不退让,相关部门多次介入但调解未果。
近几年来,随着“茶场”区域山林土地的开发利用,双方对“茶场”区域的权属争议愈发激烈,争执之下,一度引起肆意砍伐经济林及喷洒农药等聚集性冲突,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升级,犹如一道无形的高墙横亘在两个村寨之间,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睦邻友好与和谐稳定。
部门联动协同调处
纠纷冲突发生后,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为稳妥有效化解该起纠纷,确保两地的安宁和谐,州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林业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以及镇远、施秉两县进行会商研究。专门成立纵跨州、县、乡镇三级,横跨公安、司法、林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部门的化解领导小组,下设纠纷调解工作组,专门负责推进化解“茶场”区域矛盾纠纷。
各部门反复数次联动深入“茶场”争议现场,组织争议双方开展山场勘察、证据收集、调查走访、证据研判、法治宣传,为该起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法治引领促进化解
调处过程中,深度运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思维,始终将“依法确权”作为本次调处的第一原则,及时介入调查取证,了解历史沿革,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对纠纷基本诉求、基本事实、基本证据、基本法律依据、解决纠纷的基本法律途径等进行深入研判,切实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不偏不私,公心以对。
依法按照国土“三调”数据确定土地性质,将双方指界范围争议土地分为林地、园地、耕地三种类型,分由不同主管部门牵头调查。严格按照矛盾双方提供的证据核实确定争议范围,对没有任何依据的随意指界不予认可,使争议面积由原来的805.29亩缩小到327.9亩。
证据认定时,围绕证据出处、证据类别、证据记载内容和现场核实情况反复核对、认真甄别,按照依法、稳妥、有序、有效原则做好证据审查。
针对“茶场”纠纷具有复杂性、持续性、紧急性等特点,坚持“调解优先”理念,依据山场勘查、调查走访、证据认定等情况,多次召集两村进行会商研判,广泛听取双方意见,提出初步调处指导意见。
工作组有关同志表示:“本次调解非常注重调解过程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能够让我们有效简化调处程序,缩短调处时间,减少群众诉累,提高调处效率。”
初步调处意见形成后,组织法律专家就证据审查、事实认定、适用法律进行研判分析,让政府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各环节有机结合,开展演练并形成结果,将法律依据和演练结果形成最终调解指导意见。再由工作组根据指导意见进村入户做好政策解释和法律引导工作,积极推动两地群众达成共识,促进矛盾问题有效化解。
以民为本关切利益
黔东南州始终秉持以民为本工作理念,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山场勘查、调查核实、证据收集基础上,频繁往返于鼓楼坪村与江元哨村之间,多次轮番进组入户走访调查,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召集村民会议沟通协商,深入分析现有证据,充分交换各方意见,尽最大努力消除双方分歧,共同研究制定化解方案。
同时,强化入村普法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有针对性地向两村村民代表开展法治宣传,与群众面对面摆事实、讲政策、说道理,细致深入疏导,缓和群众情绪。让涉事群众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法律依据,特别对法定程序和诉讼成本与群众细讲细算,预判风险,引导群众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走到调解优先的轨道上来,促使双方统一思想,合情、合理、合法化解纠纷。
后续跟踪巩固成果
矛盾得以化解后,为防止矛盾问题反复“回弹”,充分运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持续组织网格员、联户长定期对两村涉事群众进行回访,时刻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持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巩固纠纷调解成果。
多次走访涉事企业,稳定企业发展信心,鼓励及时开展补种,帮助申报奖补项目,倡导企业引领两村一并壮大木瓜产业发展,让“坏事”变“好事”,解矛盾增收入。
“感谢各级部门的辛苦奔波,感谢你们为我们两个村搭建起这个沟通协商平台,你们的不辞辛劳让我们两个村达成和解,我们感到很欣慰。”纠纷化解后,鼓楼坪村村民代表向工作组连声表示感谢。
“茶场”问题纠纷的成功化解,是一场心灵与情感的“破冰之旅”,意味着一场长达13年之久的矛盾与误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是黔东南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处矛盾纠纷的一次成功探索。2024年以来,黔东南州累计化解山林土地纠纷118起,充分展现了在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护航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拼搏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