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网上有人以讹传讹,说国内车企负债有多高,会有风险怎样怎样。我查了查资料,发现所述并不准确。其实高负债是车企的共性,国内车企因为市场增长快、政策支持多,负债率相对也就更高,尤其是新势力车企,电动化和智能化研发、生产线建设和市场拓展等等需求,所投入的资金都是非常巨大,猛一看负债好像都很高,其实从全球汽车产业来看,海外车企有息负债是在不断膨胀而且数额巨大,相比之下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资产负债表却要稳健很多。

来看看国外的传统车企,比如丰田、大众,通用汽车的总负债率都很高,而且总负债是高于营收的。反而国内车企的总负债是相对较低。2023年的数据:

大众集团营收2.5万亿元,总负债达3.2万亿元

丰田汽车营收2.1万亿元,总负债达2.6万亿元

通用汽车营收1.24万亿元,总负债达1.48万亿元



再看看国内主流车企的数据:

上汽集团营收7447亿元,总负债6637亿元

比亚迪营收6023亿元,总负债为5291亿元

利控股营收4981亿元,总负债为4517亿元



单看这一个数据其实还不能说明什么,还有两个数据需要注意:1、有息负债占比有多高,简单点说有息负债就是需要支付利息的金融负债,无息负债是指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性负债。这一点上国外车企也是普遍占比比较高。国内方面吉利控股比率为24%,上汽集团为16%,比亚迪仅为6%,赛力斯仅为5%。有息负债越低,经营风险自然也就更低。再举个例子,比亚迪的有息负债是303亿人民币,听起来很多。但是这只是同期丰田有息负债2%的规模。





  1. 关于应付账款占比是不是合理?应付账款反映的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和资金占用情况。保持相对合理的负债结构和高效健康的供应链管理就非常重要了。企业的规模越大、营收也就越高,总负债也会相应越高。应付账款的增加导致的负债提升其实并不可怕,重点是能不能有稳健的现金流循环。



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正在迅速成熟,完整的整合供应链也将摊薄成本。从数据可以得知中国车企的负债水平并不高,财务健康状况要稳健的多。中国车企不仅在销售业绩上实现了快速增长,而且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上也有更为稳健的表现。技术革新+核心产业链的整合,中国汽车企业的崛起还将加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