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生活教室,作者后浪生活教室

9月23日

早晨只是上班,

坐得腚都痛了。

——季羡林

一个小调查,年后复工的第一周,你过得还好吗?

伴随着北方猝不及防的大风降温,复工牛马们的上班之路显得更悲壮了……

养精蓄锐(躺)了一个春节的身体,怎么仅需一周又开启了令人熟悉的全面疼痛模式?

头疼、腰疼、肩颈疼、腿疼、胃疼,哪里都疼!


记得早在十年前,一篇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曾给出过这样一个基础数据:全球同时间内有75%的人存在不同情况的身体疼痛。“年少轻狂”时对这个数据嗤之以鼻:哪里会有这么多人在同时疼痛呢?

现在信了,原来真的有,而且自己就在其中。

牛马们不解:被工作透支的身体,到底要需要放一个多长的假期才能痊愈啊?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很好回答。如果必须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总之,卡夫卡他老人家是这么回答的 。

但无论如何,终归是正式迈入新的一年了,还是要燃起希望好好做点事的! 在此之前,我们真诚提示大家——请打工人务必将健康问题重视再重视,和身体里的疼痛君说句再见吧!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针对身体各处疼痛的健康指南——2025,愿我们都健康!

01.

哎呦喂,腰酸又背痛!

《疼痛腰背修复指南》

[法] 贝娜黛•德•嘉斯奎(Bernadette de Gasquet)

写给腰背脆弱、一运动就痛、腰肌劳损和久坐的你,一本由世界知名康复师、奥运冠军教练 德·嘉斯奎 倾力打造的镇痛必备之作!

有谁敢说,自己的腰背从来没有痛过?在我们这个时代,肩颈、胸部、腰部等部位的慢性疼痛时常发生,这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也可能由不恰当的运动练习引起。

那么,腰背的疼痛真的可以治愈吗?人类又该如何将久坐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如何通过针对性的运动强化我们的核心肌群?在这本书中,专注于核心肌群研究30年,法国孕产和核心康复第一人、资深瑜伽教师贝娜黛·德·嘉斯奎通过对脊柱生物力学的讲解、日常生活姿势的分析以及运动实践案例的解析,提供了背部疼痛的有效解决方案。


非常简单,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在家进行放松、修复、强化训练,预防腰背疼痛。读完书,你也会了解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态,维护脊柱健康;当存在背部伤痛时,如何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康复练习。并且理解脊柱运动原理,锻炼核心肌群,防止疼痛的复发。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还有特殊人群针对性指导,真人示范图文并茂,一本全人群适用的实用护背指南。腰椎间盘突出、儿童脊柱侧弯、孕期哺乳期腰疼……书中都有针对性镇痛、修复练习的方法;全彩真人示范多种拉伸姿势、双人练习方法以及家庭按摩手法,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上手。不仅能保护打工人自己的腰背,也能呵护全家脊柱健康。

截取书中一些实用的技能点,不如马上学起来:

下班回家躺着就能做的神奇修复姿势

  • 仰面躺


  • 侧面躺


  • 趴着躺


(*推荐理由:图文并茂,纯真人示范动作教程,完整有效的腰背疼痛解决方案,每一个打工人都需要的疼痛自救指南。)

02.

头痛才真是不讲“武德”!

《我头痛你的头痛》

王晓晴

虚弱、痛苦、睡不好、疼起来甚至会疼到吐……长期被头痛困扰的人都能理解这种痛苦。

像头痛这种爱悄无声息搞偷袭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大众健康难题。最让人郁闷的是,大部分人不会头痛就去医院挂号,我们都习惯依靠强忍或自行服用止痛药来熬过痛苦阶段。但对于问题的轻视不仅可能导致药物依赖,甚至还会延误病情……

好在大多数头痛都属于相对无害的原发性头痛,虽然发作起来很让人崩溃,但是跟肿瘤、绝症没有绝对关系,不会有生命危险。本书作者作为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直击大众最关心的头痛知识要点,重点讲述有关偏头痛的症状表现、诱因、机制、治疗等,同时也介绍了头痛家族的其他成员。在头痛应对方面,作者对头痛新药给出积极的前景分析,叮嘱有关就医和自我管理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了轻松、好实践的“饮食+运动+情绪+睡眠+按摩”舒缓方案。


事实上,对于任何疼痛都是一样。只有溯其本源,有效识别和预防,才能让痛苦不再恣意妄为,极大提升我们的日常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此外,书中更有“头痛日记+睡眠记录表+按摩保健操”几大板块统统上阵帮忙,堪称上班族、家庭自助常备好物。

(*推荐理由:神经学&心理学双料专家不藏私的头痛自救对策分享,比止痛药健康,比去医院高效。)

03.

熬夜的年轻人,

其实比谁都怕心脏出问题

《拥有强心脏!》

[瑞典] 雅各布·拉茨·恩德勒(Jakob Ratz Endler)

原来越多熬夜的年轻人,开始恐惧一个原本距离我们很遥远的词——“猝死”。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每18~20秒就有心梗发生,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 死亡,死亡率超过30%,且逐年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

心脏可真是个迷人又神奇的器官,从人出生到死亡从未停歇,不断跳动。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很多人因为它而过早死亡,或生活质量被影响。因此,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我们应该多加关注心脏。


44岁的马丁在游泳训练后心梗发作,经过抢救幸存下来。他的弟弟雅各布(本书作者)是一名麻醉师和重症监护医生,在急诊目睹过多例心梗发作。作为兄弟,他参与了马丁从发病到康复的全过程,并且与他一起将这段经历和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凝结在本书之中。他们用幽默风趣、浅显易懂的文笔,为读者带来有关心脏健康的大小要事: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心脏相关疾病和问题有哪些,不幸患病该如何配合医院的治疗,慢性病患者如何逐渐恢复健康,身边亲友该如何提供支持,最重要的——如何养成预防疾病的生活方式,悉心呵护好心脏 。

通过分享患病的身体感受和心理历程,两位作者希望大家能消除对病痛的误解和恐惧,不让心脏负重前行,收获轻松、无痛的强健人生。

是谁熬夜过后常常心跳加速,捂着胸口又怕又无奈?扔掉所有的侥幸心理,这一次,请认真为自己的健康上个保险!

* 推荐理由:

比起头痛和腰背疼痛的长期伴随,心脏问题的发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事实上,在此之前,身体早已向你发出预警信号。这本书的作用就是教你识别这些信号。

04.

当代社畜终极心愿 :

不失眠,睡个好觉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英] 马修·沃克

你会不会也和我一样,除了睡觉时间不想睡觉,其余时间都想睡觉?

巧了,比尔盖茨也是这样!

这本书因此大获比尔·盖茨盛赞推荐,称此书让他告别熬夜,开始好好睡觉。快来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什么吧。

提问:

你认为自己最近睡眠充足吗?

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

不用怀疑!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失眠已经成为流行病的时代。


作为一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作者马修·沃克对生物的睡眠行为充满好奇,这促使他成了睡眠研究方面的专家。本书中,他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昼夜节律和睡眠压力等科学原理,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欲,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睡眠了吧。打开这本书,看平凡的睡眠如何带来非凡的生命能量,顶尖科学对于睡眠的所有了解及如何睡好觉的诀窍都将在这部关于睡眠的“百科全书”中逐一揭晓。

推荐理由:

失眠给我们带来的健康危机不言自明。所以,速来书中获取延长生命的革命性的新秘方吧!这件事十万火急。

05.

“从生到死,我们只有唯一的身体”

《无限可能的身体》

作者: [英] 卢永利

在开始健身、养生之前,我们最先要做什么?

(并不是点开你的购物车买一堆健身好物)

你需要先弄懂,什么才算真正的健康。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就弄懂了你那每天没来由的浑身疼痛。这本书,是李健、姚晨、袁永康、周笔畅等明星的私人教练、中国棒铃推广第一人、牛津大学PPE毕业生、健身领域资深从业者卢永利的首部作品。


与其说它是一本健康的讲义,不如说这是一本个人宣言,也是一位运动哲学家在14年健康研究和健身行业从业经历后想要发出的号召。作者卢永利基于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重领域的研究,视角横跨新石器人类到现代资本市场、从昼夜节律到审美建构,凭借对金融业和健身业的深刻理解,分析了在当今社会中关于健康决策的各类混乱信息,尝试回答一个终极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健康?

同时,他还以哲学家的怀疑和思辨审视了当下最新健身潮流、流行饮食法,以及许许多多颇受欢迎却自相矛盾的健康指南,也想告诫因工作、家庭或其他原因牺牲了健康的人重新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并分享了多年积累的所有健康知识以及实用建议。


从生到死,我们只有唯一的身体。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够教给你健康的习惯,还能带给你清醒思考,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拥有无限可能的身体。与前几本书的实用性相比,这本书读起来不算轻松,因为它会打破你许多针对健康的固有认知,是一本需要花时间悉心思考的读物。

推荐理由:从健康、运动、饮食以及流行文化等多个角度切入,更新你关于身体和健康的认知,更重要的一点是——还能让你不再被消费主义和流行趋势误导。

06.

肺要健康,近几年尤其是!

《超级肺活力》

[日] 小林弘幸 / [日] 末武信宏 (监修)

近年来,不少人的肺部已经反复亮起信号警示灯,还以为肺不好只是咳嗽这么简单吗?不不不,你真的需要恶补肺部健康的知识了!

肺的衰弱从20岁开始,肺功能受损或许才是身心困境的真正原因。不妨先来跟随本书做一个小测试:


在书中,日本“自律神经研究第一人”小林弘幸医生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解释了新冠病情中出现的多种肺部症状的机理,阐释了肺与心脏、大脑、血管和自律神经的关联。同时,结合多年来对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总结出独家“肺活力训练法”,通过呼吸法和呼吸肌群训练来强化肺功能,提高呼吸质量,从而提高全身的免疫活力。书中还附有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日常生活习惯的实用建议,帮助每位读者拥有绝佳身心状态,更好地预防疾病。

本书采用生动漫画+真人图片示范,让干货医学常识更加好读易懂。


“长寿呼吸法”等抗老小贴士


5分钟就能完成的肺活力训练法

(* 推荐理由:呼吸即生命,你真正的活力来自每一次认真而平静的呼吸!)

07.

当代人的精神快充:

把自己交给大自然

《自然修复》

[法]弗洛伦丝·威廉姆斯

科学实验表明,人们在公园与自然环境接触20-30分钟,对于缓解压力舒缓身心的效果极为显著。

事实上,疲劳、近视、骨质疏松、肥胖、抑郁、焦虑、易怒、社交恐惧、自恋、注意力分散……城市化、数字化、现代化正在将城市中的我们变成“疲惫、精神紧张、过于文明的人”,在室内待得越久,我们所忍受的慢性病折磨就越严重。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这样说:


“我们是在自然中进化的,与自然脱节非常奇怪。”


作者弗洛伦丝•威廉姆斯对这些故事中大自然所蕴含的能量充满好奇,开始探索其对人脑的积极效应背后的科学。从日本、韩国、英国,到芬兰、美国,再到新加坡,她的全球性实地观察记录展示出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人们的认知:只是短暂接触自然就能帮助大脑从注意力涣散中恢复敏锐认知,长期潜入大自然中更是对多种精神创伤有良好的疗愈效果。


即便我们常居城市,也可以通过大自然培养创造性并改善情绪,与自然相处的时光并不应该成为奢侈品。随着现代生活急切地向室内转变,这些观念及它们提供的答案,比以往更为重要。

推荐理由:

去书中来一场真实的环球自然实验巡礼吧,逐步探寻自然环境与身心疗愈的关系。

然后,也别忘了放下书本走进自然——看看绿树和花草,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糟。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当代社畜对于疼痛和诸多亚健康问题的认识早已跨越了先前「不重视、无意识」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打工人身处在这样一种状态里:

我知道,我也害怕,但我做不到。

更多时候,健康问题就像悬在打工人头上的一把剑。我们很清楚它随时可能会落下来,但在这把剑真正落下来之前,我们总是一边害怕,一边心怀侥幸,一边匆忙的奔赴远方。

还记得春节前夕,詹青云在《奇葩说》曾经的一句话再次引发无数人共情:

“到底是怎样的远大前程,才值得把每个四季都错过”。

热热闹闹的春节正式落下帷幕,立春已过,这次是真的进入新的一年了。如果一定要今年的序章写下一句话,愿大家务必谨记:那些生活中再耀目的光环,都需要健康来托底。


最后,也祝每一位走在“前程”中的人,也能站在四季里。

更多资讯请点击

@后浪生活教室

@后浪图书旗舰店

@后浪生活阅览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