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应用国产体外心室辅助系统(Extra-VAD)完成一例高难度心脏手术,为省内首例。

手术由国内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名誉院长王平凡教授领衔,联合心血管内科十病区主任卢志强、心血管外科四病区副主任医师吕涵等专家共同完成。

该技术对多学科协作能力、围手术期管理以及术后管理经验等有着严格要求,是一项复杂且高危的医疗技术,标志着河南省胸科医院在危重症心脏病救治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患者董先生,67岁,因间断胸闷10余天后加重,由当地医院急诊转入河南省胸科医院。

心血管内科十病区主任卢志强接诊后,立即完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闭塞、左冠脉多支重度狭窄,同时合并Ⅱ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肾肿瘤术后等复杂基础疾病,病情非常危重。

卢志强评估认为,其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多支闭塞,介入治疗风险极高,而外科搭桥手术更有利于彻底重建心肌血供。经与心血管外科团队深入讨论后,患者被转入心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



术前,心血管外科四病区副主任医师吕涵组织多学科会诊(MDT),邀请国内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名誉院长王平凡教授,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SICU)主任何发明、体外循环科主任刘建华以及心内科、麻醉科、影像科、护理团队联合制定治疗方案。

专家团队认为,患者在陈旧心梗基础上新发急性心梗,心功能差,手术风险因素多,为安全起见,决定实施体外心室辅助系统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首先在介入导管室经全身麻醉,安装体外心室辅助系统,随后转至外科手术室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体外心室辅助系统全程提供循环支持,精准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使心脏在停跳状态下顺利完成左前降支、中间支、第2钝缘支、第3钝缘支的血管桥搭建。手术历时6小时25分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CSICU密切监护。目前患者已顺利脱机,转回普通病房。





据介绍,国内现有短中期支持技术中,IABP血流动力学支持有限,ECMO可能加重心脏负担且并发症多。

国产体外心室辅助系统采用全磁悬浮设计,通过减少机械摩擦不仅实现了更彻底的心脏卸负荷,有效降低心脏后负荷并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同时大幅提升血液相容性,显著降低溶血、血栓等血液损伤并发症风险;在临床应用层面,其支持时间可延长至数周,配合宽域流量调节能力可满足高危心脏手术全程循环支持需求,且无需开胸插管的微创特性既降低了手术创伤,又增强了对合并多器官病变复杂病例的兼容性,让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多了一个更安全、适应性更强的治疗选择。

河南省胸科医院作为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的省属三级甲等医院,始终聚焦复杂心脏病诊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此次国产体外心室辅助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更彰显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的核心理念。未来,医院将持续推动多学科协作与国产医疗设备的临床转化,全面提升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之光。(阚宗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