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新闻

文 | 董柳

青岛市作为计划单列城市、东部沿海发达的副省级城市,并多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重大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中国康湾(健康海湾)”建设已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建立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康湾新兴产业区,助推青岛高新区,辐射李沧、市北、上合示范区及自贸区经济社会全面稳健发展,这一战略部署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

青岛市肿瘤防治研究院作为以肿瘤防治为特色的专业研究机构,致力于推进肿瘤防治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创新发展,肿瘤精准医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转化与应用。研究院在生物治疗领域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和临床资源,然而,该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协作,尤其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及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才能加速技术转化和产业化。

今年青岛“两会”期间,青岛市人大代表 ,青岛市肿瘤防治研究院院长,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博士导师、二级教授马学真建议,支持青岛市肿瘤防治研究院牵头联合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发展癌症细胞与基因治疗(CGT)。


马学真建议,加大CGT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这需要青岛积极响应国家发布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提到的举措:通过整合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和投融资等政策资源,为细胞与基因疗法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更有力地推动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

他提倡积极响应《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关注并支持本地CGT高新科创企业的长期发展,政府与企业合力完成,未来三年力争实现1-2个细胞基因治疗新药获批上市。

青岛市发布了CGT产业的具体促进政策,在产业发展各个具体阶段,通过增加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创新药物奖补资金等措施加强对CGT产业的重视及资金支持力度。马学真建议设立CGT专项项目资金帮扶,鼓励并扶持有能力的肿瘤研究机构及科创企业承担青岛市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及参与国家及省级项目攻关。

马学真建议优化CGT产业投融资环境。

他认为,应当建立健全CGT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培育肿瘤细胞治疗新兴产业。加强融资支持,成立青岛市CGT(目前孵化成熟的项目有肿瘤全基因测序、CAR-T细胞、TIL细胞、定向NK细胞)产业专项基金。同时,发挥政府投资引领作用,推出“政府领投、机构跟投”的强有力措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投融资增加。

还应该支持本地CGT企业,精准施策,鼓励出台更加务实、具体、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真正需求的帮扶政策。通过提供补贴、税收优惠和研发资助等措施,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同时,青岛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助力本地代表企业发展壮大,吸引CGT产业链上下游在青聚集,进而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加大项目宣传和推介力度,学习了解CGT产业,关注并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国CGT产业中抢步入局。

马学真建议支持CGT产业临床研究转化。

他提到,青岛市可以出台临床转化支持政策,如在青岛市胶州上合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建立以CGT临床研究及技术转化为特色的试点区域,对于已获得新药临床试验默许和进入临床阶段的低风险的CGT产品鼓励开展临床应用。

建议青岛市三甲医院向临床试验研究型医院发展,成立细胞治疗研究中心,并按比例设置研究型床位。支持备案开展先进医疗技术在人体应用的超早期临床研究,开展CGT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

青岛市的CGT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极具市场及产业发展潜力。马学真表示,希望区市级政府和部门加大对本地CGT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提供更新、更好的帮扶政策、为CGT研发企业及临床研究单位提供更优的投融资环境、多举措促进技术成果临床研究转化,加快推进新产品上市及产业转化的速度。

“相信在政府的引领指导下,青岛市的CGT产业将会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在全国创新医药领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及影响力,青岛市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实现蓬勃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