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担任市卫健委主任一职以来,平日里总是被各类事务缠身,堆积如山的文件、接连不断的会议,让他应接不暇。在这些忙碌的日常里,他逐渐与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脱节。
一天快下班的下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满脸焦急地来到卫健委,手里紧紧攥着一叠材料,找到李明主任后,就向他诉说着自己看病时遭遇到的过度检查。老人甚至还激动地比划着,声音有些颤抖:“李主任啊,我就有点咳嗽,去医院看,医生二话不说就让我做了一堆检查,什么 CT、验血、验尿,连一片药都没吃上,就花了好几百块。” 李明听着,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简单安慰了老人几句,便以工作繁忙为由,让工作人员把老人送走了,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还有一次,李明刚进办公室,看到一个厚厚的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几个市民联名写的投诉信,反映看病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信里详细描述了他们在医院一等就是大半天,甚至耽误了工作和生活。李明随意翻了翻信件,便将它搁置在一旁,觉得医院人多,等待在所难免,不是什么大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明依旧忙碌于各种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大型会议的出席。直到一天,持续的胃痛让他实在无法忍受,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刚想给市里一家颇具规模的三甲医院院长打电话,还未拨完号码,又默默地放下了手机,心想何不趁这次机会去实地感受上就医环境呢?
李明身着便装,像普通患者一样挂了号,在拥挤的候诊大厅等待。周围患者们的抱怨声不断传入他耳中,“这等的时间也太久了,早上来的现在还没排上。”“医生问两句就开一堆检查单,也不知道有没有必要。” 李明皱了皱眉头,把这些话默默记在心里。
终于轮到他进入诊室,医生简单询问了几句症状,李明还未回答清楚,医生便迅速开好了一叠检查单,甚至没等李明多问几句,就叫了下一位患者。李明拿着检查单,穿梭在各个检查科室之间,漫长的等待和繁琐的流程让他疲惫不堪。在做胃镜检查时,他发现检查设备似乎有些陈旧,操作的医生手法也不太熟练,这让他不禁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产生了担忧。
查结束后,李明并没有立刻离开医院。他找到医院的院长办公室,亮明了自己的身份。院长又惊又喜,赶忙迎接。李明严肃地说:“今天我以患者的身份来体验就医流程,发现了不少问题。患者等待时间过长,医生与患者沟通不足,医疗设备老化……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质量。” 院长听后,面露愧色,连连道歉,表示会尽快整改。
回到卫健委后,李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这家医院进行深入调研,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医院优化就诊流程,增加医护人员培训,定期更新医疗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市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而李明在这次看病经历后,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医疗事业奋斗,为百姓谋健康福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