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正月都是节,家家户户忙不停。从传统上来看,整个正月都属于过年,每一天都对应着不同的内容,共同组成了“年”这个盛大的节日。虽然生活已经逐渐归于日常,但年依然继续着,每天的传统活动都令人目不暇接,通过了解这些内容,让我们对于生活更加热爱,也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坚定而满怀信心的前行。
时间来到正月十三,这一天的传统习俗也十分丰富,包涵着灯头生日,祭海,祭关公,豆腐宴,做百虫,滚龙灯等内容,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各地的人们都在以独特的方式为新的一年祈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天的具体内容吧,牢记:1不吃,2不做,忌3事,寓意生活美满人平安。
1不吃
不吃鱼虾水产
在民间习俗中,据说正月十三为海龙王的生日,这对于沿海地区的人们尤其是渔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地区的人们大多依靠着大海,以捕鱼为生,在他们的眼中,海龙王便如同“保护神”一般。所以在正月十三这天,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摆上供桌,通过多种仪式来祭海,希望可以保佑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吃喝无忧。
而鱼虾水产都是来自于大海,在祭海龙王这天,当地流行着不吃鱼虾的习俗,意在向龙王示好,希望可以得到其多多赐福,保佑家人平安顺利。
2要做
点灯
年十三适逢元宵节前夕,这天也是民间的“灯头”生日,所以在当天晚上,人们要在灶下将提前准备好的灯点燃。这一习俗早在南宋时期便已经开始流行了。从十三开始,大街小巷便张灯结彩,洋溢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在我们老家,这天还讲究“散灯花”,人们会提前准备很多红色的小蜡烛,届时一一燃起,在室内的桌子,窗台,柜子上都放上,然后再散到院中的各个角落,一直到大门口。据说这样可以赶走不顺,霉运,保佑一年平安顺利。在儿时的记忆里,每逢这个时候都特别兴奋,家中散起的灯花特别漂亮,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憧憬也更加强烈了。
做圣虫
对于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来说,正月十三可谓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届时各家的妇女们会聚在一起制作一场“圣虫”宴。人们通过和面发面,然后在一双双巧手之下,通过揉是,搓啊,团啊,刻的灯手法,人们还会准备出豆子做眼睛,硬币做舌头,各种造型都被人们做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堪称一件件的传统工艺品。人们以“圣”来象征“升”,所以制作圣虫宴意在祈祷新的生活步步高升,也盼望新的一年里作物顺利长成,获得大丰收。
忌3事
不仅习俗多,十三也是禁忌比较多的一天。因为在传统里,这天属于杨公十三忌。而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民间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与杨家将有关,也有的说是源自于唐代风水名人杨筠松,据说其自幼聪敏,善于观察,通过观察“二十八星宿”的顺数以及排列,推算出来的十三个需要忌讳的日子,正月十三便是当年的第一个,而适逢这十三个忌日时,要多加注意,才能顺利度过。所以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尤其要规避以下3件重要的事情。
忌结婚
结婚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代表着两个人结合到一起,从此幸福地度过余生,这是喜事,值得庆贺的大事。在择定日期时非常讲究,要选择良辰吉日,来为新生活开个好头。而十三,则谐音为“失散”,显然是与结婚这样的事情相悖离的,人们都会比较忌讳。当然从杨工十三忌的说法来看,这天结婚也是不太吉利的。
忌开张营业
无论是新店开张,还是旧店重新营业,都希望能够开业大吉,以求日后财源滚滚,生意红火。所以人们也格外看重开张的日子,都比较喜欢六或者是八这样的吉祥之日。而十三,意味着“散”,人们难免会联想到“散财,散场”,心中难免膈应。所以在正月十三最好避免开张营业这样的事情。
忌搬家
搬家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意味着新篇章的开始,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所以民间对于搬家的日期也是非常看重的,也要挑选吉时,为新生活讨个开门红。杨公十三忌这样的日子就不要选了,不属于吉日,还有着诸多的忌讳,这天搬家的话,也容易遇到各种不顺。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